第(1/3)页 马医生在方闲如此应承下后,也是非常开心地就先离开了。 而在马医生离开后,黄博航才相对实诚地说:“方医生,马医生他们那里住院的那几个病人感染的情况,都是颇为难缠的。” “到时候即便转了过来,谈话的时候,还是要小心些。” 在黄博航的眼里,方闲仿佛是一种不安分分子。 不过现在,黄博航在与方闲相处的过程中,已经没以前那种僵持的性质。 “黄主任,这个我自是晓得的,明天的那台骨盆骨折,还是黄主任您亲自主刀吧,我在旁边打个下手即可。”方闲如此问。 “那就辛苦方医生多多指教了。”黄博航对方闲的技术,还是一如既往的信任。 马上,黄博航就转移了话题,问:“方医生,我们科的那个复位辅助器械,如今已经能够做到,给胫骨骨折2型进行复位了吗?” “昨天我听覃主任那边的王泽医生说,那个病人复位的情况还算不错?” 胫骨2型骨折的手法复位,已经不是特别简单的手法复位了。 虽然对于黄博航没什么难度,但是科里的主治们,除了陈芳鈡老主治可以稳妥拿下,其他的几个主治,都未必敢说自己可以拿捏得准确。 “还需要继续调整参数才行,黄主任,这个复位辅助系统,等到可以把常规长骨骨折的2型都复位成功后,就可以在手术室里安装一套了。” “到时候黄主任就是第一批操作复位辅助系统进行骨折复位的医生,这对黄主任以后的工作,也是大有助益的。”方闲也不可置否地给黄博航画饼。 复位辅助系统,是一种工具,而工具如何操作,本身就是一种认知和能力。 吃第一只螃蟹的人,总是有好处的,希望黄博航可以看到这一点。 如果这样的手法复位系统,真的可以在临床上试验成功的话,以后在创伤外科领域,骨折就不再是一个超高难度的病种,甚至可以从最低为2级病种,被降维打击至1级病种。 住院医师,都可以通过手法复位的辅助系统,对患者进行治疗。 更加方便与便捷,这就是先进工具使用在临床中的好处。 “嗯,谢谢方医生,如果不是方医生您的到来,我恐怕这辈子都想不到,如今的医学科技的前沿,已经发展到了这一步。”黄博航感慨了一句,语气中充满着唏嘘。 “黄主任,如今的医学发展,仍都处于不断摸索的阶段,如果有工具可以让我们的工作变得越来越轻松,才是好事情。” “其实我也是涨了见识。”方闲如此回了一句后,就暂时结束了与黄博航的对话。 而就在离开主任办公室之后,方闲就发现,周希音此刻正在办公室里面笑。 “希音啊,你笑什么?难道是你之前投稿的文章发表了?”值班医生张国胜如此问。 周希音点头又摇头:“没有发表,只是需要进行小修一下,被接收的几率很大。” 方闲这会儿正好走进,听到这话,也是对周希音说了声恭喜。 不过,周希音此刻的心思一下就完全转移了:“方师兄,这里是徐凤年教授发过来的,关于毁损伤后功能重建术的相应论文和数据。” “你亲自看一下吧,我还是觉得,在手术方式里面,有一些细节,可能需要方师兄伱修正一下。” 与方闲目前打算发表出去的这篇大论文相比,自己发表的meta分析算个什么? 这种毁损伤术后的功能重建手术,面向的是世界性难题,大小便失禁的患者,一旦这样的手术成熟,惠及的人群至少在百万级以上。 因此,即便是徐凤年教授拟投稿的期刊JAMA主刊,也是对这篇文章格外重视,在审核阶段,回复的要求就是,希望能够将手术的方式以及其中涉及到的原理,尽量地再说得清晰一些,以便于后续的同行交流。 甚至是去国际论坛作为讲者进行经验分享。 “没事,你先修改一遍,我相信你肯定也对这个手术的术式有一定的理解了,你先改完之后我再修一遍,这样你可以更加熟悉一下。” “时间上拖一点没关系。”方闲笑了笑,如此回。 周希音点了点头,抿着嘴玩笑说:“如果徐教授知道是我在拖延时间,非得打我不可。” “那肯定不会的。”方闲摇头。 “方医生。那个,我也想写一篇文章,如今只是写了个开头,方医生方不方便帮我指正一二?”值班医生张国胜,非常客气地对着方闲喊了一声。 张国胜是覃宏轩主任组的一个主治,今年才三十一岁,非常年轻,也有一些闯劲。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