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核磁的4级水平是看层次不同,是能更加精细地明细不同层次状态下的结构走形。 但是5级核磁阅片术,就需要看理论成分了。如果不懂得看理论,那之前周教授和杨弋风教授让方闲做的那一套题,方闲估计很快就成了瞎子。 基本没几个正经的只让你看病灶的核磁影像。 屠教授闻言若有所悟:“难怪之前杨弋风教授在血管外科的专科时,曾说过这么一句话。” “疑难杂症,难在诊断。诊断之所以难,在于对细节的把控还不够。医学太过于浩瀚,如果只是用专科知识去窥探的话,你总只能看到自己想要看到的。” “自己不想看到的,就非常大可能会被忽略掉。” “这就是认知域。” 说到这里,屠教授就看向了龚子业教授:“龚教授,那这个病人,都不需要我们血管外科参与啊,只需要在手术结束的时候,我们过来做一个血栓取出术,再加上血管缝合就好了。” 屠教授瞬间向龚子业发难,活跃手术室的气氛。 不需要我们血管外科这么早掺合,你让我过来干嘛?这么简单的手术,还需要我跑一趟? 龚子业很敦厚地回,一边继续配合方闲做内层肠管以及肠内容物的清创,抽吸,一边说:“屠教授,我错了,下次我去做神经外科的会诊……” 方闲闻言,看了一眼这个老阴阳人。 龚子业在强调自己是普外科的医生,不是血管外科的医生,你个老逼都看不出来的诊断,凭什么要我普外科的医生看得这么详尽?还要能评估手术方式? 老内涵了。 屠教授翻了翻白眼。 人都来了,他也懒得走,继续看着方闲的操作。 说实话,做惯了血管外科手术的屠教授,不是看不惯一些恶心的场面,即便是鲜血淋漓,血团暗黑,血肿取物,满手血渍的场面,屠教授都见过。 但是翻屎的操作,屠教授看得还真不多。 可没办法,貌似方闲和龚子业二人还做得津津有味。 方闲对普外科的理解不算特别深入,便问:“龚教授,从这些看,这个患者是消化功能不好,还是吸收功能不好?还是没到相应的位置?” 清理食物宿留时,方闲还这么打听。 胃肠道,是分段吸收的,消化和蠕动,也是持续性的,不是一入胃里面,就马上消化完毕然后吸收完毕,是一个间歇性的过程。 “这里是空肠袢。应该两者都有,胃部的磨合消化也不好,吸收功能的话,得查一下具体的营养物质才好评判。” “这个患者吃东西也不够讲究,太糙了,没有细嚼慢咽,进肚子里后,就成了这样子……” “其实还好,没有彻底消化,味道不那么大,如果是结肠段,或者是回肠末端的话?”龚子业教授在认真给方闲科普时。 方闲又掀开了一团,问: “是这些么?” 做学问嘛,不寒碜。 龚子业点了点头:“这形状对了,未完全成形,但是腐化程度好,在结肠段,会进行水分的吸收后成型,然后才排空,窜稀的时候除外……” “这一段,应该是回肠……” “巡回,给个标记物,我标一下。” 在腹部的毁损伤中,肠段是要好好地区分一下的。 毕竟人的肠道很长,空肠和回肠没有绝对的间隙和解剖学的标志物。因此,在多段肠管破裂时,需要稍微标记一下,通过内容物,记录肠管的种类,便于后续切除和吻合时,对消化和洗手能力的把控,免得形成短肠综合征。 而做到这里的时候,龚子业才反应过来:“小方,你的肠段切除术,应该不能说完全没入门吧?” “就是之前跟着徐教授做腹部毁损伤的时候,偶尔看到过其他的老师做,等级不高,略有了解。” “偶尔也做过肠段的吻合,不过那时候,都是上级把需要吻合的肠段对合好后,让我做一个缝合而已。” “算是嚼碎了投喂。”方闲如今,对专科技能以及专科基础技能的把握,也比以前更加深入。 因此,更加能够理解,这样的疑难杂症,到底是什么意思。 该怎么去处理,也才知道,之前的上级老师们,能够为他们这些学生,搭建一个集训的平台,是有多么不容易,会付出多少的时间成本和前期的知识技能准备。 医生就是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 当然,自己的成长太快,以往的一点时间里,有一丢丢的飘,其实也是很正常的事。 其实自己现在也能飘起来啊。 不为去追求高质量手术,只是随大流地凑合应对。方闲往地市级医院一钻,凭借这一手医学基础技能,他就能单打独斗开创出一片局面出来。 但是,这不是方闲想要的。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