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苏修谨沉默一下道:“徐兄,我那姐姐性情偏执,并无什么出挑之处,贵府又何必纠着不放。” 他来时曾被苏文山百般叮嘱,要想办法让营安府偃旗息鼓,可眼下看来,营安府根本就没有打算放弃的念头。 “苏兄,非是我揪着不放,我父亲三次上门说和,你家三次相拒,若此事不成,我营安府的脸面该往何处安放?” 苏修谨闻言恼羞成怒道:“这便是你们捏造假案,想把我苏家逼出太康府的理由?” 徐云峰眉头挑起,反问道:“假案,什么假案?你爹过不了外察,是你爹的问题,关我徐家什么事!” 两人争论间,台下已有采诗官开始收集诗词。 “两位公子可做了诗词?” 苏修谨收拢思绪,摇头道:“今日状态不佳,做不来诗词。” ...... 看台某处,李易坐在席间,有专门服务客人的小厮开始为他研墨。 今日诗会如此热闹还有一个原因便是有采诗官巡游至此。 采诗官官居四品,职责以巡游各地,采集民间诗词、歌谣为主,同时也兼带体察民俗风情、政治得失。 有采诗官在场,也是一件好事,起码那些‘风流子’会收敛一些,不至于做出什么下作的诗词来。 思索着有关于‘情’的诗词,李易斟酌片刻,最终确定了一首词。 抬笔蘸墨,李易开始书写。 旁边,卢平赵宏想要凑过去观瞻,却终究没有靠近。盖因那位铁印已经占据了最佳的观看位置。 淡淡的梅兰香气传入鼻腔,李易下意识顿笔抬头,就看见抱着布条包裹的女子正微微前倾着身子,盯着他写的诗词。 察觉到李易目光,谢婵俏面微红,以为是自己打扰到了对方,慌忙挺直身子,并往旁边挪了一步。 李易收回目光,继续提笔书写。 稍顷,正当他准备起身提交诗词时,却发现谢婵不知何时又凑到了跟前。 “写的怎样?”李易吹了吹纸上的墨,面带笑意。 “不错。”点了点头,谢婵提醒道:“还没写名字。” “呃,差点忘了,还是大才子心思缜密。” 重新提笔,李易思忖片刻,在诗末写下了一行小字—— 柳州,江南道,第四才子李慕白。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