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书生才子多爱诗情风月,尤其是对于那些经常流连烟花之地,自诩风流的文人来说,更是如此。 不过不论文采有多好,到最后都少不了要返璞归真,行那露水欢愉。 这一点书生才子与其他人并无不同,毕竟大家都是独角兽,谁也不比谁多些什么。 台上,身姿婀娜的花娘摊开手中宣纸,逐字逐句念着风流才子们的诗作。 台下,采诗官执笔凝听,当听到不错的诗句时,他才会落笔抄录。 “秋风衔暮事如霜,空樽对月寄相思……”花娘柔声念罢,说道:“这首诗是赵新台赵公子所作。” 采诗官听完轻轻摇头,显然对这首诗并不满意。 不过他并不觉得白来,毕竟能够采下一二首中规中矩的诗,也算是一种收获。 再有,能见识到此地的风土人情以及各色佳人的风采,亦是幸事。 二楼,面遮轻纱的梦烟姑娘抿了抿薄唇,之前见识过江南才子的诗词后,再听这些诗词便已经难以入耳。 此时,继续往下念诗的花娘忽然顿了顿。 眸中闪过一抹惊艳,花娘凝神默念一遍后,方才清声诵读:“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上阙念罢,场中窸窣嘈杂之声顿时一清。 仅是短短几句,就仿佛看到有彩云在空中幻化,天上的流星也彼此传递着相思的愁怨。 而此时能够在秋风白露的时节相会,便已胜过世间的一切。 采诗官坐直身子,仔细咀嚼着其中韵味。 不过没等他细品,台上红倌人却已开始诵念下半阙。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场中再次一静,只剩彤彤灯火如梦摇曳。 “两情若在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饶是已经看过一遍的谢婵,此时也忍不住晃了神。 少女哪个不怀春,这样的诗词却是最能触动藏在心底的嫩芽。 “这词,当真绝妙!”苏修瑾惊叹连连。 没想到今天晚上事没办成,倒是听到了一首不虚此行的好词! 苏修瑾布满阴霾的心情稍稍好转。 此时看台上,采诗官迫不及待道:“姑娘可知此词是何人所作?” 负责念诵诗词的红倌人看向落款,而后眨了眨眼眸,说道:“这首词是来自柳州江南道的第四才子李慕白所作。” 江南道? 柳州有这个地方吗? 走南闯北堪称博闻广记的采诗官皱起了眉头。 这第四才子李慕白的名头也有点耳生啊! 柳州除了那两位才子和那位才女比较出名外,何时又多了这么一号人物? 采诗官虽有千般念头,却还是将其强行压下。 当今之际,只要能找到那位江南道的才子,一切就都会明了。 此时,画舫外。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