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一名六十余岁的乡老开口笑道,这种乡老在县里的名望是非常高的,年轻时他们或者有才名,或者有学问,或者做过官,又或者本身就是一族之长,古时候皇权不下乡,在小地方的统治就是主要靠这些人。 一个地方的乡老如果品德高洁,能力显著而慈善和蔼,那么整个地方的风气都会为之一清,成为令人向往的存在,反之亦然。 “您都懂从小孩子抓起这个道理了?”陈旭也是露出惊讶的神色,好家伙,就冲你这句话,你的提议我也得支持啊。 其实这乡老打定的主意就是要趁着陈旭作为当地主官的优势,开始发展培育万年县的教育学政事业。 由于抵近都城,吏治清明,财款富庶,许多家族扎根,书香门第兴盛,因此万年县有众多的私塾学堂,一些仁善人家甚至允许普通百姓的子女偶尔过来听学,可以说风气非常不错。 一旦万年县的学政开始大肆发展,那么万年县将会为文曲星所青睐,时代为大唐培养人才,这些人才走出去后时代会为家乡的建设出力,到头来万年县将会越来越兴盛繁华。 兴教育这事陈旭怎么可能不喜欢呢,摆脱文明率,以后大家都做个文明人,多好的事啊,他陈旭家酒楼可就是其中的急先锋,想来吃饭,那先去识字。 既然万年县有名望的老人提出这事,陈旭立刻支持,并且给与他们精神上的鼓励,并且承诺会在政策上给予照顾。 陈旭所谓的政策,可不单单只是他作为万年县令这点权利能行的方便,可别忘了隔壁都城里还有一位即将登基的皇帝呢。 “陈大人,不知这水泥您手里有多少,我们万年县也需要建设房屋啊,用上你那神奇的水泥,从此我们也可以住进砖石房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