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入翁-《三国末传》


    第(2/3)页

    原来军中刑棍,多有隐秘。凡军中掌刑棍人员,多为主将心腹,在实施刑棍之机,往往会私下揣摩一番主将心思,若认定主将是要人命,往往不到十棍便可以将人打的一命呜呼,反之,哪怕受刑百棍,修养一段时日即可无恙。

    “既如此,那此事吾便不管了,汝等依令而行便是。”胡凌听罢,对着吴权一干人等道。

    吴权长舒了一口气,对刑棍人员打了一个眼色,便开始一五一十的对魏源施以刑棍,但毕竟胡凌有言在先,吴权也不敢造次,魏源最终只是皮肉略有损伤而已。

    胡凌返回帐中,王平对其笑道:“如何?”

    胡凌笑道:“有将军暗自关照,那廖源自不会有事。不过某委实不明将军为何定要对那廖源施以刑棍?却又暗自关照于他?”

    王平叹道:“廖源此子,乃将才也。我蜀国能出如此晚辈,乃幸事也。吾如此做乃是为保其性命耳。”

    胡凌道:“魏源乃将才不假,然对其施加刑棍何能救其性命?凌愿闻其详。”

    王平道:“将旗更换,乃军中大事也。举凡将旗更换,军中将旗主将需集全军以拜之,然后将旧旗焚毁祭天。故此,在将旗制成,便被锁于密匣之中,不召集全军新旗不得见天日矣。如提前见光,旗主必有兵戈之祸。”

    王平顿了一下,接着道:“廖源虽为追回粮草,但私动中乡候将旗,若被其知晓,安肯善罢甘休?吾今日对其施以刑棍,待他日得见中乡候,方可婉言为其求情作保耳。”

    胡凌赞道:“将军对我蜀国良才爱护之心,凌佩服也。”

    王平道:“无他,吾只盼我蜀国早日一统,重现大汉荣光耳。”

    此时,夏侯恩叔侄的密信已经递至魏国大将军府,曹真取出观之,嗤道:“一无名小卒耳,略有些运道,何堪吾设计害之?夏侯叔侄多虑矣。”遂将书信丢之一旁,不做理会。

    现在的赵六一边靠在岩石之上打盹儿,一边还偶尔的瞥一眼正在山腰之上忽隐忽现的旗子。

    而此时李柱却正在背着小旗在山腰之上努力的寻找着可以攀爬的路径,一面却又不得不小心着那高悬在头顶之上的旗子不被身旁的大树枝杈所刮扯掉。汉初的时候曾经有发生过探马爬山之时由于身旁的树木枝杈将小旗刮扯掉的事情,而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后面的探马在不清楚情况的时候就已经飞马向大营禀报了,直到最后就是整队的探马全部被砍了脑袋。所以自那以后每次探马探路的时候,各什长、督伯都非常仔细的叮嘱手下无论如何,旗不可落地,这已经成了探马们的铁一般的规矩。

    李柱本就是一个胆小如鼠、畏首畏尾的人,其当兵无非就是为了混上一口饭食而已。入伍以后,由于性格的原因屡屡被一众大头兵所欺凌,基本上每次最脏最累最危险的活儿都是首先安排到他。

    山路很是崎岖陡峭,李柱不得不放缓了速度,三百尺的高度足足爬了将近一个时辰才爬到山顶。李柱站在山顶,四处瞭望了一番,没有发现什么动静。紧接着他注意到了其实这个泗水岭另外一面其实是很平缓的,在山岭的另外一侧全是一片茂密的树林,李柱见罢不由得心里暗自骂了一声晦气。因为军令里探马发现树林一定要进去探视一下情况的,所以李柱不得不将身上的旗子解了下来,用旗子上下挥舞了三次,隔了一会儿又上下挥舞了三次,在传递完信号以后,李柱等了好久也没有看到山下的回应,他不由的叹了一口气,然后将旗子插在山顶之上,随后往树林赶去。临近树林,李柱突然没有来由的感觉到一阵恐惧,他说不上自己为什么忽然有这种想法,这种想法来的有些莫名其妙,就如同是被毒蛇猛兽盯上了一般,不过他想了想,还是准备向树林内去随便转悠一下然后就立即回去复命,毕竟别人都在闷头困大觉就他自己委委屈屈的前来跑腿心里感觉到十分的不平衡。

    在李柱抬腿正准备向前走的时候,耳边突然听到一阵怪声“呜——呜——”李柱顿时吓得一哆嗦,停下了脚步,紧紧的握住手里的军刀,四下瞅了一番,却没有发现任何异常的情况。然而那呜呜之声却不断的传来。

    ‘这是野狼!’李柱心里打了一个突儿,他小的时候曾经见过护食的野狼,那种呜呜的叫声令他印象深刻。这种凶狠的畜生不是一般人可以抗衡的了的。李柱紧张的咽了一口唾沫,手持军刀一步步的向后退去,侥幸的是当他离开树林退到远处以后,那孽畜没有追出林子来。李柱长舒了一口气,既然树林之中有狼,想必不会有什么情况了,他想了想,又绑上旗子,寻路下山去了。

    其实,李柱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其实在他一上山顶的时候,就有不下三十张强弓拉满了弦一直在瞄准于他。待到李柱下山之后,林内突然有人低声赞道:“多亏汉平急智,此次若功成,汉平当为首功也。”

    阳光透过层层枝叶落在那人的脸上,却正是魏国时任的西凉刺史郭淮。

    褚亨涨红着脸笑道:“刚才是有些担心这厮冲进林子,情急之下俺才用兽鸣威吓于他,也不曾想这厮如此的胆小。”

    郭淮笑道:“此乃天佑我大魏也,此战我大魏必胜。”随后脸色一正,低喝道:“蜀军探子已过,最迟未时其粮船必经此地,传令下去,全军准备,且不可使蜀军粮队走脱一人!”

    原来郭淮在蛾遮塞打退羌人反攻之后,立即安排郭奕高悬郭字帅旗,然后暗自却自行带了少许兵马返回西凉。到了西凉之后便立刻下令魏军四处打探蜀军粮道所在,期间先锋褚亨甚至在小路之上搭救了夏侯霸一命。褚亨在遇到此事之后,立刻回返报与郭淮。郭淮听罢整个事情的经过之后,不由得冷笑道:“吾本来以为姜维小儿此次必在陆上运粮,既那姜维亲甩大军劫回粮草,那此次姜维必行水路运粮矣。”

    褚亨不解道:“将军,如今那姜维已经远离营寨,我等何不趁势袭取将其拿下?再者蜀军显然是在旱路运粮,不然那姜维不会亲率大军劫回粮草,不知将军为何认定蜀军运粮必走水路?”

    郭淮捻须笑道:“汉平能有此问,吾心甚慰也。”顿了一下道:“那姜维得诸葛孔明倾囊相授,岂是浪得虚名之辈?如我等前去堵截于他,一则其必早有防范,二则易暴露我军虚实也。”

    郭淮站起身,缓缓走到壁前,看着墙上悬挂着的一幅地形图,道:“蜀军旱地运粮,兵不过五百,丁(注1)不过千余,粮道如此轻易的被我军探得,吾料定其必有诈也。既然旱路运粮有诈,那姜维小儿毕定由水路运粮无疑。”语必,郭淮用手顺着蜀道河流一直缓缓移动着,一直移到渭水河之上,突然用手在地形图上点了几下,断然道:“当是此地无疑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