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张典史之死,还是在北山县城,引起了莫大的反应。 “嚯!这个无赖,终于死了!” “死得好啊!这下,我看他们还怎么欺凌弱小!” “是啊!希望朝廷能派个好一点的典史!” …… 百姓口中议论纷纷。 对于张典史之死,纷纷拍手称赞。 由此可见,张典史在百姓心中的口碑,究竟是怎么样的。 张典史之死,影响最大的,除了乔家之外,便是县衙了! 在柳明德、苏景云一番议论之后,柳明德决定逐步清洗张典史在县衙的势力。 张勇带来的那些人,逐步从皂班、壮班,转移到了快班。 整个北山县的三班衙役,也慢慢全部换成了张勇的人! 三班衙役替换,简单一些。 但是,六房的人员,却有些困难! 鼎香楼,酒桌上。 “老柳啊,” 周克端端着酒杯,开口说道:“三班六房,为何历任流官都奈何不了这些吏员?” “是因为他们手中掌握的资源、资料!” “哪些世家大户有隐田,哪块地暗地里属于哪一家,这些吏员,最是清楚了。“ “也因此,我们这些流官想要按时足额征缴税赋,必须要依仗这些人。” “离开这些人,恐怕连明年的税赋,都难以征缴齐,到时候还是不得不依仗这些人。” “因此,这些人才有恃无恐的!” “这也是我们前些日子,革掉户房典吏、赋役房典吏,他们毫不在乎的缘故!” “革掉三班六房的人员,如何选用新人,才是我们最棘手的事情啊!” 周克端的一番话,让柳明德陷入了沉思之中。 对于这些事情,柳明德自然也心知肚明。 就任北山县已有数年,历年税赋征缴都是那些人经手的。 而自己稍有插手,当年税赋绝对征缴不齐。 他要一概不管,当年税赋还能完成很大一部分。 渐渐地,柳明德也明白,那些三班六房差役,摆明了和他作对。 也因此,这么多年,柳明德对于这些事务,一直插不进去手。 如此陈规陋俗,也成了县城内权力的一种平衡了。 “唉!”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