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科技的意义在于解放(求订阅)-《苟在手术室加点升级》


    第(2/3)页

    “是的,方师兄。”

    “而且,这是医疗辅助机器人系统,是绝对不能够用足够多的临床数据,支撑它来不断学习和纠错的,这样太原始和太粗暴的方式,有点离谱。”

    “再则,一些手法复位术水平不够的人,肯定不敢让他们对机器人系统的操作设定进行修正,自己本来的实力就不够。”

    “而手法复位术水平太高的人,则是完全无法理解人工智能成长期的本身逻辑,掣肘它们进一步长进的方向在那里。”

    “但方师兄你可以。如果一旦你能够把这一套系统培育成功,或许,我们国家就可以成功地往国外,输送第一批高精尖,全新的,与医疗相关的器械了。”

    “而这样的器械,并非是修正材料之后的仿制品,而是全新的产品!”周希音双目中的亮光,熠熠生辉。

    要说,华国对外出口的医疗器械,有没有,肯定是有的。

    但有的产品,也就是老酒换新杯。

    比如说骨折的钢板,不过就是把金属制品,更换成了其他材料,然后再把骨折固定的钢板更换为微创钢板,这样的形式发生了变化。

    归根到底,其实并没有对一个病种的治疗形式和模式,带来根本性、革命性的变化。

    然而,对比国外,很多医疗相关的器械和工具,都是国外发明并且创造出来的。

    核磁、CT、X线等就不用多说,检验科的器械、基因诊断等试剂,全都是国外把守着最前沿的科技。

    而华国,如果想要走出独属于自己的路子,那么就得穷追猛赶,做出来国外做不到的进展。

    就好比,如果骨折手法复位术辅助系统一旦出来,那么它就是对创伤外科,产生革命性影响的一种工具,丝毫不亚于无菌术于外科,抗生素与感染的治疗一般。

    以后,可能创伤外科的医生,在治疗骨折的时候,就不必要自己去下大力气复位了,而是只要知道该怎么复位,怎么操作这个复位辅助系统器械,便能够达到复位。

    而在这个创伤外科越来越快速发展,创伤外科病种越来越多的时代,这样对创伤外科医生的一种解放,将会是空前的。

    这些意义,方闲也能理解。

    甚至心情还有点格外激动。

    没想到啊,随意的一次加点,没有让周成教授等人非常震惊和突兀,反而是让他们,从自己的身上,找到了一条特别前沿技术输送的技术管控师。

    如此一来,周成教授在年关后,不辞辛苦地跟着自己跑一趟慈县人民,这样的事情,倒也是比较好理解的了。

    “到底能不能成,也要等周教授把那个手法复位的辅助系统运输来了慈县人民医院之后,并且再把相应的数据调整工程师也准备到位之后,才能够得到答案。”

    方闲并未好高骛远,而是问:“希音,周教授在做的课题中,到底有多少好东西啊?怎么我感觉?”

    “很多,非常多!”

    “但具体有多少,我目前也无法确定,但有一点可以非常肯定的就是,周教授在做的很多课题,都是极具临床意义,非常接地气的。”

    “很多课题研究的方向,如今就只差比较关键的引子。一旦这个引子出现,那么我们国家的医学综合实力,绝对会往前至少推进一到两个名次,真正地成为医学技术强国、医学研究大国。”周希音这么说完,紧接着又很失落。

    “不过周教授一直都不许我去实验基地看,我就不知道具体有哪些东西了。”

    周希音此刻投向方闲的目光,除了羡慕,还是羡慕。

    毕竟啊,周成虽然只是她的义父,可与生父没任何区别。

    周希音从小就是被宠着长大的,也就是她自己想要学医,否则的话,周成给她给的任何一点零花钱,她但凡不败家,可能零花钱的利息,她这辈子都用不完。

    根本不需要遭受临床医学这一遭毒打。

    当然,周希音的梦想就是,希望自己有一天,可以像周教授一样,自由出入那种高等级的实验室,在学术成就上,在学术会议上,甚至是在华国的医疗相关政策的制定上,都有举足轻重的位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