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二节 应诏勤王-《凤穿残汉》
第(3/3)页
经贾诩如此一提点,包括蔡吉在内的齐营文武当即茅塞顿开.当然贾诩还有一点没有言明,那就是不论衣带诏的真伪如何,蔡吉现在应诏讨伐曹操,都不过是在拾人牙慧.在世人眼中奉衣带诏讨伐曹操的主力终究是孙策和刘备,而她蔡吉最多也就是个落井下石的角色.而倘若汉天子另下一份圣旨,独召蔡吉入许都勤王,那情况可就大大不同了.这一道圣旨不仅彰显了蔡吉在天子心目中的特殊地位,还能让她在接下来与孙策,刘备的交涉中掌握主动权.此策完全满足了蔡吉对于名望,大义,领土的需求,如若成功实现确实堪称上上之策.只是总觉得有些地方不对劲.
"天子正困于曹氏之手,如何能下旨召主上勤王伐曹?"李达的一声问话,将不少人从臆想中拉回了现实.没错.自打衣带诏时间爆发后,汉天子刘协就被曹操囚于深宫之中,根本无法同外界取得联系,更不要说是发诏书召蔡吉讨伐曹操了.
然而贾诩却对李达的疑问嗤之以鼻,就听他冷哼了一声道,"应诏勤王,既可伐曹,也可救曹."
乍一听闻"救曹"二字,气急之下李达豁然起身指着贾诩厉声质问,"先生此话何意?"
哪知贾诩根本不理会李达的怒火,倒是一旁的辛毗插了一句道,"伐曹也好,救曹也罢,经此一役曹孟德怕是再难挟天子以令诸侯."
"嗯,以助曹孟德解围,换天子入东莱也未尝不可."崔琰的从弟崔林也跟着点头附和起来.
其实李达只是想尽臣子的一份绵薄之力救天子出虎口.可是偏偏总是有人以各式各样冠冕堂皇的理由来阻止主上出兵救天子.李达自认口笨嘴拙无法像吴大夫那样舌战群儒.所以他只能铁青着脸地看着堂上的谋士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他完全听不懂的话,一时间是站也不是,坐也不是.[,!].
"智深,汝先坐下."蔡吉暗自叹了口气替无所适从的李达了解围.其实蔡吉又何尝不知李达心中所想,但就如崔琰所言,伐曹也好,救曹也罢,都只是蔡吉换取利益的筹码而已.并且她本人也并不打算迎天子入龙口.所以一番斟酌过后,蔡吉终于缓缓表态道,"上策虽妙,然恰如智深所言,下诏与否,不在天子,而在曹氏,故此策怕是难以成事."
众人听罢蔡吉所言或交头接耳,或点头称是.但无论是何种反应,似乎大多数人都认为贾诩所说的"应诏勤王"难以实现.且不谈许都的天子无法下旨对外求援.即便是曹家,不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也不会贸然借天子的名义向蔡吉求援.毕竟自打平城易手之后,曹,蔡两家间的矛盾已然成了公开的秘密.眼下就算蔡吉主动提出驰援曹军,曹操怕是也不敢接受这份"好意".
不过就众人以为"上策"没戏之时,郭嘉却是自信满满地朝蔡吉进言道,"主上此言差矣.既然下诏与否,在曹氏,不在天子,那便让曹氏下诏来求主上."
蔡吉深知郭嘉从不无的放矢,他既然敢如此放话,那必会有相应的应对之策.想到这里,蔡吉不由心念一动,赶紧追问道,"奉孝先生,此话怎讲?"
郭嘉与贾诩交换了一下眼色,继而似笑非笑地反问道,"主上可还记得黑山杜长乎?"(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