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节 事了拂衣去-《凤穿残汉》


    第(3/3)页

    曹操顺着荀攸所指的方向大致过了一遍蔡吉北上的路线,继而又问道,"蔡安贞可是将中山诸县并入了安平郡?"

    "是。安平王于中平三年因坐不道之罪被废。蔡安贞以安平国名存实亡为由,将安平国与钜鹿、中山诸县合并为安平郡。"荀攸点头解释道。

    蔡吉的做法倒也并不算过分,须知伐袁之战后,曹操和蔡吉往往会各自占据某个郡中几个县。为了防止出现两个钜鹿郡或两个中山郡那样的混乱情况,蔡吉便将自己治下的冀州各郡县重新合并整理成眼下的清河、渤海、河间、安平四郡。

    曹操对此当然也不会有所异议,他现在最关心的还是蔡吉是否已经北上讨伐高干。因为一旦蔡、高两家开战,那曹操便可高枕无忧地继续南下对付那所谓的四家联盟。所以他跟着又向荀攸求证道,“确定北上者是蔡安贞本人?”

    “确定。”荀攸肯定道,“蔡安贞每到一处皆会亲自面见当地宗党豪族,少则一日,多则两日。故可以确认蔡安贞已然北上幽州。”

    曹操听罢满意地点下头,旋即又略带嘲讽地说道,“蔡安贞如此做派,真不知其北上究竟是讨伐夷狄乎?还是巡视民生?”

    “想来是两者皆有之。”荀攸神情凝重道。

    “哦?此话怎讲?”曹操抬头追问道。

    对于蔡吉此次北上的种种做派,荀攸、荀彧叔侄已观察良久,并通过书信进行了一番深入的讨论。所以此刻面对曹操的询问,荀攸在稍稍整理了下思绪之后,便肃然反问道,“主公可知蔡安贞已推举田元皓为冀州刺史统领冀州均田事宜?”

    “此事孤也有所耳闻。”曹操若有所思地点了下头道,“据说均田制乃革新屯田制所得,就不知此策优劣如何?”

    荀攸却紧锁着眉头拱手向曹操提醒道,“且不论均田制是优是劣,放任蔡安贞将冀州四郡治理成青州,对主公来说终是一桩祸事。”

    确实,蔡吉最令人害怕的地方,不是她拥有多强的武力,多高的智谋,多贵的身份,而是在于她擅长治理民生,能在极短的时间里让一州一郡之地恢复生息。试想之前仅凭一个青州蔡吉便以粮草充沛驰名天下,若再加上冀州四郡那还了得!这会儿曹操经荀彧如此一点拨,不禁也有些怀疑自己当初定下先南后北之策是否草率了一些。不过曹刘大战已然开打,正所谓开弓没有回头箭,眼下的情势可容不得曹操瞻前顾后。想到这里,曹操便向荀攸问道,“公达可有应对之策?”

    “冀州四郡百废待兴,豫、兖两州又盗贼四起。”荀攸说到这儿眼中骤然闪过一丝寒光,“攸以为主公大可祸水东引。”(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