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七九章 高人在哪里?-《匠相》
第(2/3)页
老胡忙闭嘴,可还是忍不住嘟囔道:“现在才是春天,要是夏天那味道更加了不起!”
田凡自然是听到了,可是他也没有在意。微微沉吟,他道:“我帮工匠们定做一批口罩,以后让他们都带着,也许能好一点。”微微一顿,田凡续道:“另外,夏天天气炎热,戴上口罩之后更热,嗯,入夏之后,工匠们额外发两成的工钱,算是高温补助!还有,每年给工匠们请两次大夫,检查一下身体,有病治病,没病更好!嗯,暂时我只能想到这些,以后想到了再加!”
老胡心里一阵感动,点点头,抱拳道:“公子仁慈,小老儿代他们多谢公子!”
田凡微微颔首,道:“走吧,我们先去印刷作坊看一看,之后,再到造纸作坊看看!”
众人陪着他往印刷作坊走去。
印刷作坊与造纸作坊相隔不到十步远,可是一到印刷作坊附近,一股浓重的墨香味和某种不知什么东西发出的香味,将造纸作坊发出的恶臭掩盖了不少,气味不再那么难以忍受了。
现在天色已晚,所有工匠都回家休息了,印刷作坊内空空如也。老胡带着田凡在作坊内,从造模,到排版,到印刷等等,每一个工序都看了看。时间不长,只能是走马观花,许多东西田凡也没有问,因为他最想看到的是成品!最后,众人来到一张巨大的桌子边上。桌子上放置的,就是已经排好的几块活字版,已经刚刚印刷出来的一些书页。
每一块活字版大约有大三十二开书页那般大小,每页有百十个字,看着那些活字模在火把映照下发出的金属光泽,看着桌面上已经印刷出的数百张纸,田凡拿起一张,仔细的注视着上面清晰的字,久久说不出话来。
一个看似简单的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和延续,起到了多么重大的作用?恐怕没有人能说得清楚!有了印刷术,书本保留的成本降低了,减少书本失传的可能。有了印刷术,普通人想读书,不再是不可能实现的梦想,学问得以走向大众,而不是为少数人所有。有了印刷术,文化和前人智慧的结晶,得以更方便流传下去,等等……
半晌,他长出一口气,道:“老胡,我记得以前有几个关键点,一直没有解决,你们是如何解决的?”
老胡的脸色很是怪异,他感慨地摇摇头,道:“公子,印刷术一直完成不了,其实主要有三个大问题解决不了。其一,字模的硬度不够。按照公子的建议,我们采用质软、不易生锈、且易融化和铸造的铅做字模。可是,铅质料太软,印刷多次之后,会有非常严重的磨损。其二,印刷用墨的问题。我们生产的纸张,质量达不到公子要求的那种平整度和光滑度,还略显粗糙,墨汁滴在上面之后会扩散。嗯,如果是手写,那还无所谓,因为手写的字体要大一些,可是我们印刷自然要字体尽量小,这样一来,许多笔画就看不清了,字形相近的字,根本分不清。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字模排版之后,因为字模不能做到完全同样的大小,虽然相差很小,甚至人眼无法分辨,可是在印刷的过程中,会出现有些字模印上了,有些没有印上,或者,印刷出的字清晰度不一样的情况。”
田凡点点头,道:“嗯,这三个问题我都知道,你们是怎么解决的?”
老胡一声长叹,道:“公子,第一个问题,也就是字模硬度的问题,我们在质软的铅里加入了部分锡,这样一来,字模的硬度就够了。第二个问题,也就是印刷用墨的问题……公子,小老儿活了五十多了,可是……从来没有想过,原来墨,不一定用水做成墨汁……”
田凡一愣,道:“什么意思?老胡你倒是快说呀!”
老胡点点头,又是一声长叹,道:“公子,有人提议,既然用水做成的墨汁太稀,在纸面上容易扩散,那么为何不用油?公子,你是不知道,就是这一句话,让我们豁然开朗。之后,我们研究用油代替水,来配制印刷用墨。从墨粉颗粒的精细程度,到应该选择何种油,几种油料的配比等等问题,被我们一样一样攻克,最终,才研究出了现在所采用的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