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乱攀关系-《太后是个科学家》


    第(2/3)页

    比如蔗糖的生产技术,在宋朝时期已经和现代制糖技术非常接近,西蔗制作的糖,由于颜色不纯白而略带浅色,价格并不高。杜蔗味甜而厚,用来制作的糖,颜色雪白而似霜雪,价格最高。

    华轻雪觉得这里应该是从历史中分流出来的,类似古代宋朝的另一个世界。

    宋朝好啊,宋朝可是所有朝代里经济最繁荣、科技最发达、文化最昌盛、艺术最高深、人民生活水平最富裕的朝代。

    最重要的是,这个朝代的发明创造最多,所以,非常适合华轻雪在这里安家落户。

    华轻雪在街上慢慢挑着选着。

    干菊花、生姜、枸杞这些东西都很常见,药铺就有卖的。华轻雪刚开始做,不准备买太多,所以每样只买一点点,并没有花多少钱。

    只是买梅子的时候遇到了问题。

    梅子绿茶的口感好坏,话梅是关键,一定要选那种够咸够酸的话梅,冲出来的茶才够味儿。

    可是华轻雪转悠了很久,也没买到合适的话梅,或者可以说,这个时代的话梅,腌制手法以及味道,都和她认知中的有所差别。

    梅子绿茶是不能做了。

    华轻雪不禁有些失望,她正想着还有没有别的茶可以代替,瞥眼看见前面卖米粮的铺面,搬出来许多玉米!

    玉米?!

    真的是玉米?!

    华轻雪惊呆了!

    玉米不是应该明朝才会有的吗?……啊!又忘了,这里不是她认知里的那段历史啊!

    华轻雪好奇的走过去打听,她主要是想知道,这玉米是本地产的,还是外地引进的?

    眼下买东西的人不多,店小二也乐得和她闲聊。

    原来这里的玉米不叫玉米,而是叫做玉麦,是商人从海外带回大齐,作为稀罕物进献给皇帝,皇帝一见,龙心大悦,立即让户部大司农去把这种农作物推广开来。

    不过这推广似乎刚开始没几个年头,种植的人不算太多,人们对这种新作物也在慢慢熟悉中,虽然知道新鲜玉米蒸煮后香甜鲜嫩,但是晒干的玉米,因为磨面后口感粗粝,就不太受欢迎了。

    华轻雪问了价格,发现很便宜,便开开心心买了两三根。

    大肆采购的华轻雪心满意足回到住处,已经快到中午,人也饥肠辘辘了,可是家里没有吃的,她这才想起刚才光顾着买煮茶的材料,却忘记买家里用的米粮油盐。

    唉……这顿折腾啊……

    正准备再出趟门,抬眼见何婶子拉着板车回来了。

    华轻雪眼睛一亮,凑过去问:“婶子,您有剩下的包子馒头吗?能卖我吗?”

    何婶子先是愣了下,继而笑起来,“没吃饭呐?”

    华轻雪腼腆的笑笑,“嗯,还没顾得上做。”

    何婶子转身从筐里拿出两三个馒头塞到华轻雪手里,“包子卖完了,剩这些你拿着吃吧。”

    华轻雪赶紧掏钱,何婶子自然是不肯要,两个人又来来回回推拒一番,何婶子才勉强收下了钱。

    何婶子进屋将竹筐褥子等物收拾起来,华轻雪一边啃馒头,一边像跟屁虫似的跟在何婶子身后,问:“婶子,我打算去街上摆个摊子卖茶,您有没有什么好意见呀?”

    何婶子回头看她,神态有些犹疑,“你小姑娘家家,出去摆摊……只怕会吃亏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