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风波起-《一曲惊鸿舞霓裳》
第(2/3)页
与尊崇无比的太后娘娘同一刻离世的老者,是地处京中偏僻地界的杨侍,早年间曾在太傅讲学,为先帝的半个师父,后来举家几度搬迁,不准后辈入朝为官,谁曾想兜兜转转又回到了京城。
“爹!到临死之际,您都还是惦记着宫中的那个无情无义的女人,将孩儿们的娘亲究竟至于何地啊!”
双手死死握着父亲渐渐发凉的身体,大儿子最终还是没能忍住这半生颠沛流离所积攒的悲伤,跌坐在床前低声痛哭起来。
低低的抽泣声渐渐变为压抑的隐隐哭泣,父亲的离世让整个屋子里的人都哀痛万分,他们这个父亲说不上来是伟大还是低贱,一辈子靠着自己的教书传道养家糊口,只懂得埋头苦干,像是一头无私奉献的老黄牛。
“大哥,别哭了,街上有官府的人在追查,马上就到我们这里了,还是应了父亲生前的要求,烧了吧!”
排行第二的扬中上前,脸上看不出喜怒,他自幼在这样的家里成长起来,让本就多愁善感的他越发显得整日不悲不喜,与这尘世格格不入。
在一众兄弟的劝解下,最终还是将自己父亲的尸身暂时用冰块包裹,随后藏匿于院中地窖之中,并非儿子们不孝,而是即墨先皇明文规定,皇家喜宴丧宴皆是唯吾独尊,不论生前生后,臣子不得在国宴期间举办自家事宴,也是为了凸显皇权的至高无上不可侵犯。
虽然如此,但朝中也是默认了百姓在民间可以私下解决婚丧事宜,只要不被官差发现,不冲撞了皇家之事便可。
太后好端端的每日监督太子出席早朝,素来保养得当,容光焕发,太医院更是没有关于太后最近三月的病案记录,这突然而至的消息令众人纷纷不安起来。
在一片缟素仍然遮不住的威严宫殿内,太后身边日常服侍的吉姑姑一脸哀戚,她亲手将太后平日里十分喜爱的钗环玉翠装置一个精致小匣内,随着太后的遗体收敛入棺。
由于事发突然,没有任何前兆,礼部尚书周瑜在一片慌乱张镇定心神,想来这个宫中现在全由太子朗和皇后做主,皇后常年不执掌宫中事物,在外人眼中看来,是有名无实的。
礼部情急之下仓促下了召,召各地藩王皇子全数归京,不论是入主虞城的即墨阳还是把握潼关镇的罹王爷,皆是在府中静候诏书,等待时机出发归京奔丧。
可是迟迟几日,关于太后薨世的诏书却是杳无音信,现在皇帝不在朝中,一应事宜皆需太子朗点头首肯,太后的宫殿如眼布满了白色,太子站在太后的灵柩前行了跪拜礼,上香祭奠。
朝中也有罹王爷的人,皆是传来消息称太子并没有下诏藩王入京的消息,自太后薨世后太子极少露面,宫中事宜皆有礼部操办,皇后首肯即可。
乐正羽看着即墨罹递过来的信条,抬头凝眉道:“太后的薨世尚不知是否人为,可是太子当初在皇上昏迷之际干下的那些丑事,竟然无人反对,也无人提出弹劾,这一点可真是太奇怪了。”
“父皇在位多年,如今离开京城这许久,太子本就肆无忌惮的作风更是张狂,想必那些被糟践了女儿的大臣巴不得和太子扯上什么关系吧!毕竟事情已经发生,太后在世时虽说监督太子行政,可是为了保全即墨的天下,也是一心将太子视为未来储君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