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回游的鱼-《暴土扬尘》
            
            
            
                
    第(2/3)页
    “得嘞!”接了一个大活儿的司机师傅眉开眼笑:“您这是刚出差回来吧?今儿这天儿可是够热的。”
    “是吧。”罗醒了语气不定、有些疲懒的应付着。没办法,北京的出租车师傅都是自来熟。
    好在这位司机师傅也是一位察言观色的主,也就不再继续话题了。没堵车,也许今天的事情会很顺利吧?心里胡乱地想着,不觉间已经到了北二环。
    “您看怎么走啊?是往西绕还是直接奔南?”司机师傅问道。
    “奔南,走地安门大街。”罗醒了坐直了身子,心中莫名涌起一股焦躁。
    半个小时后,罗醒了的焦躁变成了迷惑。“北京市公交分局第十三支队”,这是什么鬼?面对门口的大牌子,再看看手里的借调函,罗醒了愣住了。犹豫片刻,罗醒了走向了传达室的小门。
    “大爷,我问个事儿?”罗醒了礼貌地打着招呼。
    “你盼我退休呐!?看清楚了,警员编号123722号。有什么事?”望着窗口内头发已经花白,且一脸不满的“大爷”,罗醒了暗自腹诽。“我不就是跟您客气客气嘛,再说您的尊荣,也的确很容易引起我的敬意不是。至于发个脾气?”
    “对不起,我是来报到的。您看是这个地址不?”罗醒了一脸灿烂的递上了自己的证件和借调函。警员“大爷”看了看借调函,又眯眼仔细打量了罗醒了几眼,递给他一个本子。
    “登记,调令收好。进门直走。一直走,穿过平房后有一栋二层小楼。进去再找人问。”道了谢,罗醒了把旅行袋甩到肩上走进了大门。“现在的年轻人,真越来越不着调儿了。”身后传来看门大爷的牢骚。
    进门后看到的是一个标准的四合院。正面一排坐南朝北的,仿古式齐脊的青砖正房,左右两边是东西厢房。大概有十几间的样子。厢房边上有一道月亮门,应该还有左右跨院儿。估计面积不会小。唯一特别的是正房中间是分开的。分成了两个独立的三联间。中间是一条约四米宽的通道。
    通道不长。此刻罗醒了站的位置,可以直接看到后面的院墙的中间,同样嵌着一道月亮门。门后的空场远端是一栋红色的二层小楼。院子里没有人。东西的厢房前面各停了几辆印着“交通”字样的桑坦纳。透过玻璃窗,隐约可以看到正房和东西厢房都有人,但似乎没有人注意到他的到来。也没有声音,很静。身后的大门好像隔绝了外面的喧嚣,使这里成为一方独立的天地。
    罗醒了径直穿过院子来到月亮门前。月亮门上没有门,也没有任何标识。门内左右两侧各有两棵法国梧桐树,很高大。月亮门距离对面的小红楼约五、六十米的样子。中间是一个铺着方砖的小广场,没有植被。广场的东西宽度大概有两百米。高约三米的院墙自月亮门起,自东西延展后向南包裹,直接连起一道东西向的、更加高大的红色围墙,那应该是景山公园的后墙。
    罗醒了站在树荫下擦了擦脸上的汗,心中不由感叹:“真是一个好地方啊!”注意到东墙的葡萄架下坐着一个人,便扛着包走了过去。
    “师傅,”罗醒了琢磨着用词儿,开口叫了一声。面前是一位约六十上下的老者。花白的头发向后背着,两道浓眉又黑又长,眼神锐利。上身穿一件半截袖的白色衬衫,扣子一直系到领口。下身一条浅灰色西裤,赤脚穿一双黑色千层底的老头鞋。
    “今天怎么净碰见老头儿?”罗醒了同志暗自嘀咕。“这刻板的做派和自家老头子一样,肯定也一样是不好相与的脾气。哎~”
    见老者打量了自己半天没有开口,罗醒了正犹豫着是否换个称谓时,却见老者嘴角勾起一丝弧度,眼神也变得柔和了些许。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