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终于,在吕布追上并将之包围之后,一位早就不满艾尔多德不公平对待的原住民将领发动政变,清洗了艾尔多德的嫡系人马,然后率军投降。 全灭了奥斯曼远征军,吕布扔不罢休。 转身带着刚刚投降的奥斯曼远征军与张辽所部汇合,对接应远征军的奥斯曼军队展开进攻。 精锐的远征军尚且不是吕布兵团对手,更何况这些留守的二线军队?而一直被当猴子打的奥斯曼远征军也把一个多月来憋得火气发泄到奥斯曼军团身上,将之打得落花流水。 紧接着,吕布兵团悍然踏入奥斯曼帝国本土,以区区十个战斗军团为核心,一方面疯狂的攻城掠地,消灭奥斯曼帝国的有生力量,另一方面这大量招揽奥斯曼帝国本土势力,培植亲华夏的奥斯曼势力。 接下来半年里,马超、张燕、徐荣等留守军队完成了本职任务,也纷纷率军前来支援。吕布以十多个嫡系战斗军团为核心,辅以大量的奥斯曼军队,开启了奥斯曼毁灭之旅。 到初平十一年年初,奥斯曼帝国除了国都伊斯坦布尔和周边地区,其它各处都被吕布撸了一遍。当然,他效率如此之高,最重要的原因是大量扶持本土军阀势力。 每攻陷一个地方,就将最先投降的那位奥斯曼原住民实力任命为“某某总督”,这些总督统管辖区内的所有军政要事,除了需要向吕布提供金钱和人员、装备、物资的补给外,不受任何其它限制,在其总督区内,活脱脱的皇帝! 人总是有野心的,当艾尔多德麾下的“忠臣”还是当独霸一方的总督并不是一个很难的选择题,不少野心勃勃的家伙在吕布还没打过去的时候就开始秘密与吕布联系,为的就是争取到“首义”的名分。 甚至一度出现了一座城池之内,两个奥斯曼将领为了挣脱投降资格而拔刀相向的闹剧。 这种情况下,艾尔多德靠什么与吕布斗? 他也不是没有组织反击,在奥斯曼帝国形势未完全失控前,他先后组织了三次大规模决战,但远征军团全灭之后,奥斯曼帝国已经拿不出可以与吕布一战的军队了,三次大决战无一例外以失败告终,最后一次甚至出现了奥斯曼军队主帅临阵叛逃的戏码,把艾尔多德气得吐血。 一年来,吕布在奥斯曼帝国疆土上扶持了大大小小一百多个总督,其中大的总督控制区能有数个郡那么大,小的这只有一县之地。然而无论总督区大小,这些总督无一例外,一个个都实权在握,麾下还有兵马在手,全都是正儿八经的诸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