弁言-《兰若蝉声》
第(2/3)页
只是单比这点,小说怎么也比不过屏幕艺术和道具。
之所以还有人喜欢小说,关键在于小说更容易触及启发性联想,有更多的空间构建完整的世界观,或者知识链。
既然如此,捉笔人就应当发挥小说的长处,让自己的世界观更严谨,知识链更完整,就是要做到无懈可击。
尤其是历史体裁的小说,背负的就是让读者了解历史,或者引导读者去了解历史的使命。
回到本文,
笔者究竟是要去讲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构建怎样一个世界观呢?
读者会看到一个非常低调的主角,在以观察者的身份认识世界。
但他一旦开始起飞的时候,再回过头来回味他的低调……
嗯,可能会对开头的故事会有完全不同的理解。
虽然主角起飞较晚,但笔者也并没有打算写成一个慢热的故事,这样读者早就逃光了。
前期亮点还是有,坚持下来更是一片光明。
本文在世界观的构建上触及了许多民族观,民族史观层面的东西。
这类命题容易写死,笔者完全是了解的。
所以有必要先做一个澄清,省的作品忽然心梗。
笔者是大华夏史观的支持者,一直认为东亚民族之间的亲缘非常之近,无论是典籍记录,文化风俗,语言比较学,最后给出的都是相同的答案。
华夏族的历史,源流,和影响力远远比我们通常聚焦的范围要丰富。
华夏之魂在文化,文化是华夏民族延续,君临八方数千载的核心所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