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且放出去几年-《三国之随身魔法塔》
            
            
            
                
    第(2/3)页
    更别说执金吾和北军都在,出了事情立刻可以平定,根本不怕刘韬狗急跳墙。
    他的建议也很有用,统一经文注释,甚至列出一个考核标准,来录取士人……以前怎么没有人提过?
    想想明白了,以前在乡里搞出点名声出来,那么就能出仕。现在不仅要名声,还要真材实料了,能不怕?说到这个,刘宏也在怀疑,以前依靠名气选拔出来的,真的是人才?
    当然,这也是就调侃一下,说到底,就算有名气,也得从郎官开始当起。能上就继续上,不能就到地方磨练一段时间。大汉的人才考核制度,本身没有问题……
    这个制度的最致命的地方,就是很大程度,看重地方官的品性和自律情况。可问题最初举孝廉,看重的,可不就是这两样么?!
    所以到底是哪个地方出了问题,刘宏想不明白,太复杂。但是图书馆可以开,公开兰台的藏书,然后给天下学子抄录,然后定期举行一个考试,选拔人才为己用。
    他现在最大的问题,不仅说没钱,关键还是没人可用!
    “阿母,你说把刘韬,外放怎么样?”刘宏放下酒杯,然后嘟哝了一句。
    “陛下真是折煞老奴了……”赵忠官至大长秋,也算是宦官最高的职位,饶是如此,听到刘宏那么称呼自己,依然诚惶诚恐。
    惶恐归惶恐,想了想还是回了句“刘中郎将的情绪有些激动,看来刺杀还是给他造成了影响。继续放在洛阳,怕不太妥当……”
    “可能放在哪里?”刘宏随口一问,“还有,不能太便宜他!”
    “想要不便宜他,放在凉州或者并州便是。他不说要打匈奴,打鲜卑么?就放在代郡或者云中郡便是!”
    代郡是鲜卑轲比能部活跃的地方,北部几个县城,这几年已经没几个人,几个县的县令之位,标价十贯都没有人买。
    云中郡更不必说,本身环境不太好,人口稀缺。现在是鲜卑步度根部活跃区域,南边还有南匈奴在那边盘踞。别看南匈奴目前乖巧,刘宏很清楚,羌渠单于很有野心。
    借故多次过来洛阳,学习洛阳的建筑,官制,文学和技艺……以前匈奴,就因为中行说帮忙改制,所以变得强盛起来。若再改制,估计就是大汉的心腹之患!
    只是大汉内部自顾不暇,只能让南匈奴和鲜卑死磕,来换取喘息的余地。云中成了大战场,汉民还有多少,刘宏都不知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