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8 观影门槛-《灾难艺术家》


    第(2/3)页

    雄狮影业不是唯一一个,其实兰川大大小小电影公司都考虑过,超级英雄电影下一阶段的突破口在哪里,限制级肯定是其中一个选项。

    但为什么始终没有电影公司敢于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呢?

    就是因为「限制级」成为一个观影门槛,阻挡了超级英雄电影的前景,毕竟,超级英雄的主要市场依旧是家庭、孩子、宅男、漫画爱好者等等等等,一旦电影划分为限制级,基本就等于自断双臂。

    【目前用下来,听书声音最全最好用的,集成4大语音合成引擎,超100种音色,更是支持离线朗读的

    没有进入十亿阶段,电影能够横扫如此票房数字,堪称骇人。

    比如「狙击手」,作为一部颁奖季的传统人物传记电影,以点映方式登场,并没有吸引太多视线,却伴随着口碑的传播完成逆袭,最后票房落脚于三十五亿,对颁奖季作品来说堪称一个难以置信的惊喜。

    比如「宿醉」,这部投资成本仅仅两亿的喜剧电影,当年丢在暑期档上映,被认为是七洋传媒的经典套路,无人,却在上映后一路爆笑一路逆袭,全球范围内横扫三十三亿票房,又让七洋传媒以小博大成功。

    限制级电影,尽管设置了门槛,但优秀作品依旧会闪闪发光;然而,上限天花板还是客观存在,始终没有作品能够超越「矩阵」的票房数字。

    也就是说,当全球电影票房进入八十亿时代的时候,限制级电影最高票房就是五十七亿;当全球电影票房全面进入百亿时代的时候,限制级电影的天花板还是五十七亿。

    二十年不变,时代到底是变了还是没变?

    对比看看「骑士联盟」全球突破一百五十亿的票房数据,各大电影公司为什么不愿意将超级英雄电影定位为限制级,一切也就变得顺理成章起来了。

    当然,雄狮影业选择将「死侍」拍摄成为限制级,行业内部却是举起双手双脚欢迎的,反正又不是他们第一个吃螃蟹,他们也殷切期待着电影的表现——

    不是媒体综评,而是票房表现。

    「陆潜执导」,这就是保障,兰川并没有怀疑过电影的质量,但即使是陆潜,也不见得能够打破市场规律。

    更何况,「限制级」之外,还有一个秋季档的前缀不能忘记。

    也难怪雄狮影业顾虑重重。

    不过,即使「死侍」亏本,雄狮影业也已经留下后路,反正电影投资成本才三亿,而且宣发费用也有效控制在五千万以下,亏本也不至于太惨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