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 音轨重叠-《灾难艺术家》
            
            
            
                
    第(2/3)页
    “就是就是,开场的调度确实碉堡,导演到底是怎么完成构想的?观看的时候,我全身鸡皮疙瘩都在尖叫。”
    “等等,那个一镜到底,不会就是当初电影在兰川开机的那场戏吧?”
    “估计就是吧……”
    “哇!导演真是艺高人胆大,居然敢用这场戏来开机,信心十足呀!他就是神,我直接跪下了。”
    口沫横飞!
    争前恐后!
    话语与话语完全交织在一起,音轨重叠,难以分辨到底谁是谁,一句接着一句,观点和想法持续不断地往外抛,碰撞出朵朵火花。
    但在这里,谁是谁已经不再重要,那股热忱与疯狂才是唯一重要的,他们真的已经很久没有体验到如此感情了——
    对于记者来说,对于观众来说,观看电影也会陷入倦怠期也会遭遇瓶颈期,热情源泉也会枯竭干涸,所以,隔三差五,他们还是需要找到这样的契机,重新唤醒电影的热情,提醒自己最初喜欢电影的理由。
    很多时候,专业人士们就已经丧失了这种热情,因为观影正在成为一项工作,同时,庞大的观影数量也让他们的评判标准不断提升,普通的电影已经很难激发情绪,重新找回那种纯粹的喜悦也越来越困难。
    某种意义来说,电影节,就是这样的存在,一个加油站,一个充电站,一个狂欢节,重新找回动力。
    今年的蓝夏,类似的情况已经发生了数次,然后,今天又又又一次,但和此前任何一次稍稍不同的是:
    今天,格外汹涌,格外亢奋,格外激动。
    归根结底,就是因为这是一部关于电影的电影,也是一部关于梦想的电影,没有人能够拒绝这样一部作品。
    显然,刚刚的黑框眼镜就是如此。
    江士奇,也不能例外。
    本来,脚步已经朝着出口迈去,却在无意间捕捉到三三两两的对话,在大脑做出反应之前就已经停下脚步。
    一个转身,话语就已经脱口而出。
    “就我个人而言,还有一场戏比开场一镜到底更出色,同时也是整部电影的灵魂,还是导演的野心。”
    “收尾的八分钟蒙太奇。”
    话语,才刚刚出来,熙熙攘攘的人群顿时就炸锅了。
    “对!对对对!”
    “那八分钟,简直就是眼泪炸弹。”
    “完美!难以置信的完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