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2 打开方式-《灾难艺术家》


    第(2/3)页

    再比如,观影前繁忙工作一整天,过去四十八小时就睡了几个小时而已,眼睛都要睁不开,然后看了一部隽永深刻的艺术电影,可能才看了十五分钟就昏昏沉沉睡过去,最后的印象也就是「很好睡的一部电影」。

    观影,本身就是具有情绪的——

    同一部电影同一个人,周一和周六观看,可能就因为工作日的区别而带来截然不同的体验,这是客观事实。

    在大部分时候,这些情绪无伤大雅,尽管会影响观感,却不会彻底颠覆整个感受;但偶尔,这些情绪具有侵略性和破坏性,以至于蛮不讲理地打破平衡,甚至拒绝进入电影,早早就宣判了观影的结果。

    或喜欢,或讨厌。

    现在,隐隐就有这样的苗头。

    在「星落之城」的全球首映之前,观众就已经提前做出预设——

    「我喜欢这部电影」、「我痛恨这部电影」、「这肯定是大师之作」、「我会用尽所有词汇把这部电影毁掉」……

    诸如此类等等。

    不管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情绪,但他们还没有看到电影,就已经做出决定,这无疑是非常荒谬的。

    这就好像,「尽管我没有看过这部电影,但我觉得它就是

    垃圾」、「我进场五分钟后就提前离场但我依旧要说喜欢这部电影的全部都是白痴」、「我只是看了一下剧情简介,但我认为这是一部五星的佳作」。

    这些文字和观点背后所传递出来的蛮横,是具有侵蚀性的。

    同时,也是无知的、是傲慢的、是卑劣的。

    陆潜深深意识到,围绕在电影身上的焦点,已经模糊,场外因素的干扰正在成为一个无法忽略的因素——

    他并不介意观众喜欢或者讨厌「星落之城」,本来电影就不可能赢得所有人的喜爱,但他介意观众的焦点转移。

    当然,事已至此,无论陆潜做什么,也很难很难扭转局势、改变状况,但至少,陆潜可以降低影响。

    于是,这也进一步坚定了陆潜的决定,他的离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场外因素的影响,促使观众更加集中。

    影响,相对有限,但也聊胜于无。

    而且,说一句玩笑话——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