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1 细节调整-《灾难艺术家》


    第(2/3)页

    有人曾经开玩笑地说,一个完美的高潮和结局,可以拯救一部烂片;同样,一个糟糕透顶的结尾,则可以毁掉一部佳作。

    也许,这样的说法有些夸张,只是一种戏剧性的夸张表现手法”,但从观影体验来说,却是有道理的,因为结尾就是观众脑海里的最后印象。

    超级英雄电影,就更是如此。

    所以,陆潜一直在构想第三幕跌宕起伏的视听冲击力。

    采用废弃的贫民窟作为第三幕高潮的拍摄场地,最主要就是希望能够营造出一种颓废肮脏的末世感——

    就如同韦德和莎莎的现实生活一样,他们都是被抛弃被伤害被遗忘的边缘人,如同垃圾一般顽强生活着,尽管他们以玩世不恭、叛逆不道的姿态面对现实,但灵魂深处萦绕的灰色却从来不曾消散。

    一直到他们遇见了彼此,黑白的生活,也就多了一抹色彩。

    废墟,是黑色的肮脏的腥臭的残破的。

    就在这里,阿贾绑架了莎莎作为诱饵,制造一个陷阱,等待韦德自投罗网,然后彻底解决这个甩不掉的口香糖。

    随后,陆潜脑海里构想的“血液盛开为花朵”画面,就将在这里上演,从漫天漫地的腐烂和腥臭之中盛开,以垃圾为养分、以废墟为土壤,傲然盛开,伴随着韦德的前进和战斗,崩裂的鲜血全部傲然绽放。

    从垃圾到鲜花,从灰色到斑斓,画面的对比将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

    也正是因为如此,白诚出现在会议上,因为整个场景的设计非常重要,并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废墟。

    同时,陆潜准备采用一镜到底的方式,聚焦死侍为爱闯天涯的一段征程,紧扣电影的“爱情”主题将戏剧张力推向极致。

    这是一次大胆的尝试。

    最初,陆潜准备复制“突袭”的那个走廊长镜头,从侧剖面切入,横向移动,跟随着死侍的前进身影快速推进。

    但认真想想,陆潜推翻了这个想法,并不是担心自我重复,而是呈现效果太过“客观”,代入感不足。

    这场戏,陆潜希望观众能够沉浸其中,不是作为一个旁观者欣赏“英雄救美”,而是真正感同身受地成为其中一员,感受到死侍的决绝和悲壮,哪怕嬉笑怒骂、没脸没皮地开玩笑,也无法掩盖骨子里熊熊燃烧的怒火。

    那么,镜头扮演的角色就非常重要。

    最后,陆潜准备采用第一视角——

    不是死侍的第一视角,而是莎莎的第一视角,注视着死侍由远及近,如同“大话西游”里踩着七彩祥云前来拯救自己的真命天子一般,将浪漫和悲壮的情感推向极致。

    一镜到底,也就能够彻底混淆虚幻和现实的界线。

    拍摄难度,可想而知。

    整个拍摄方桉,一直在调整一直在拍摄,不同部门的工作人员全部调动起来,创意灵感始终在碰撞。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