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但是得有工作才能回来,而眼下一个工作指标,是非常珍贵的。 本身就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不过幸好厂子里的工作,是世袭制。 有些家长到了退休的年纪,便能把指标让出来,这样孩子也能有机会回城。 陆北堂还听说过,谁家的两个孩子因为一个工作指标的事,都打起来了。 弄得家长给谁都不是,给谁都要被另一个孩子说偏心,难着呢。 “是啊吴老师,我听说过这事。” 吴桂文起了心思:“你也知道,我有个儿子在大三线工作,他倒不用我发愁,就是我有个女儿,跟你家老大一样,在乡下插队做知青。” 陆北堂点点头:“嗯,你们家闺女桂云当知青干得挺好的,你不是说过,她还拿了三八红旗手。” 吴桂文摆摆手:“嗐呀,那都是虚的,今年我那个闺女得有25岁了,早些年就跟我说,反正也回不了城,干脆嫁到当地算了,我和她妈一直没同意。” 这事,大院里的人都知道。 前几年,就因为桂云想嫁到当地的事,吴桂文和女儿大吵了一架,最后不惜以断绝父女关系,威胁女儿不准嫁给农村人。 就这样,桂云没办法,只好先收起了结婚的心思。 而吴桂文这样做也是没办法,大儿子支援三线建设,端上了国家饭碗,以后肯定是要留在当地不回来的。 所以吴桂文能依靠的,只有女儿桂云了,要是女儿嫁给当地人,那他们老两口可真就孤苦无依了。 但女儿的年龄毕竟不小了,再过几年真就成老姑娘了,吴桂文在不想让女儿嫁给当地人的情况下,唯一的办法,只能想办法把女儿调回城。 这样待在身边,他们老两口还能有人照应。 但想调回来,哪有那么简单,吴桂文都快愁坏了。 看出吴桂文的表情不对劲,陆北堂说道:“吴老师,有什么话,你直说好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