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宁婕就靠着这些“内部消息”,在皇帝面前装出能“预知”的样子,来巩固自己的地位。 甚至暗示,宁婕种出来的那些新奇作物,种子说不定也是宫外这个“情郎”提供的。 谣言还绘声绘色地描述了两人“私下相会”的细节:怎么利用冷宫偏僻的环境,怎么通过贴身丫鬟传递信物和情诗,说得有模有样。 并且把宁婕之前那些看起来像“预知”的表现,比如粮仓案,甚至皇帝自己感觉到的时间错乱感,都解释成是这套“里应外合”的把戏。 这个谣言比之前说她是妖女更显得真实,因为它给出了一个看似合理的解释,满足了人们觉得奇迹背后肯定有阴谋的好奇心。 尤其还牵扯到后宫秘闻和才子佳人,所以传得特别快,也更容易让人相信。 很快,这股歪风就吹遍了后宫,自然也传到了皇帝和太后的耳朵里。 太后闻之,脸色顿时沉了下来。她刚对宁婕有所改观,就听到如此不堪的谣言,心中惊疑不定。 她可以不信妖女之说,但涉及女子贞洁和皇家颜面,她不得不格外慎重。 她立刻下令严查谣言来源,但心中已对宁婕蒙上了一层阴影。 而当这谣言通过王公公小心翼翼的口,禀报到君泽面前时,御书房内的空气瞬间降至冰点。 君泽没有说话,只是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龙案,眸色深不见底。 通奸?私传消息? 这谣言,恶毒至极。它精准地刺向了他身为人君和男人的双重尊严,更试图彻底否定宁婕对他来说那份特殊的价值。 他理智上知道,这极大概率是南诏王的离间之计。 宁婕身处冷宫,和界联系困难,那些所谓的“预知”时刻,往往涉及核心机密,绝非一个普通宗室子弟能轻易探知。 但……万一呢? 怀疑的种子,一旦种下,便难以彻底根除。 尤其是联想到宁婕那些时而精准,时而荒谬的“感应”,以及她身上始终无法完全解释的谜团…… 南诏王这一招,真正击中了要害。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