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宁方远的破局之策-《名义:我才是最后的赢家》


    第(2/3)页

    裴一泓在电话那头轻轻笑了一声,那笑声带着洞悉世情的意味:“还能如何?互相牵扯,势均力敌呗。姜老那边寸步不让,咬死了要查到底;秦家李家那边也不甘示弱,动用各种关系施压、搅局。现在上面也是头疼得很,既想借机刹刹这些家族的不正之风,又怕力度太大,引发不可控的连锁反应。所以,就这么顶着呢。”

    这个情况在宁方远的预料之中。他沉吟片刻,将自己的打算和盘托出:“老领导,这种僵持局面不能再持续下去了,对汉东的伤害太大。我想……是不是可以推动一下,打破这个平衡?”

    “哦?你想怎么推动?”裴一泓的语气里带着一丝兴趣,“你之前不是说,要稳坐钓鱼台吗?”

    “是的,老领导,我依然坚持不亲自下场的原则。”宁方远肯定地说,“但是,我们可以给沙瑞金提供一个破局的思路。他现在就像一头被围困的雄狮,空有力量和决心,却找不到下口的薄弱点,只能和猎人们硬碰硬消耗。如果我们帮他指一个方向,或许能打开局面。”

    “有点意思。说说看,你打算怎么‘指点’他?”裴一泓问道。

    宁方远整理了一下思绪,缓缓说道:“沙瑞金现在调查遇到的最大阻力,除了来自上层的压力,在汉东内部,很大程度上源于京州市,尤其是光明峰项目所在地——光明区。李达康在那里经营多年,铁板一块。虽然丁义珍跑了,但光明区的班子基本还是李达康的人。”

    他话锋一转,点出了关键所在:“老领导,您可能没太留意,丁义珍出逃之后,京州市光明区的区委书记位置,可是一直空悬着!快大半年了!之前一直是由京州市的一位副市长名义上代管项目,具体工作由区长孙连城暂时主持区委工作。但区委书记这个一把手的位置,李达康不知出于什么考虑,或许是担心再出一个丁义珍,或许是想等风头过去安排自己更放心的人,总之,一直没有补上!”

    宁方远的语气带着一种精准的算计:“您想,光明峰项目是腐败重灾区,调查的核心区域。如果这个区域的党委一把手,不是李达康的人,而是沙瑞金能信任、能推动调查的人……那会是什么局面?”

    电话那头的裴一泓沉默了几秒钟,随即发出一声带着赞许的轻笑:“呵呵,方远啊,你这个点子,抓得很准啊!区委书记是‘一线总指挥’,掌握了这个位置,就等于在对手的堡垒里打进了一颗最硬的钉子!很多之前推不动、查不下去的事情,或许就能迎刃而解了!”

    “老领导明鉴。”宁方远继续说道,“我之前在班子会上强调经济不能乱,沙瑞金是认可的。现在,我可以借着‘为了更好地理顺光明区工作,保障项目平稳,配合省委调查’这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在适当的场合,向沙瑞金建议,尽快配齐配强光明区的领导班子,尤其是区委书记这个人选至关重要。我想,以沙瑞金的智慧,他一定能听懂我的弦外之音,并且会抓住这个机会。”

    “嗯……”裴一泓沉吟着,显然在快速权衡利弊,“这个方法可行。属于阳谋,即便李达康和那几家知道是你的主意,也挑不出太大的毛病,毕竟补齐职位是正常组织程序。而且由沙瑞金去推动,去和李达康争夺这个位置,火力还是集中在他们那边,你依然隐在幕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