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吴远就觉得非得回去一趟不可了。 吴志良有一辆长安奔奔,开了七八年了,现在开着经常坏,不得不换车了。 换就换吧,他居然看上大众德原朗了。 先不说这车值不值,但这也不算升级啊。 家里也不缺买车的钱,那还不得换辆好的? 琢磨了一下,吴远必须得亲自过手这件事,免得父亲吴志良又后悔半天,抱憾终身。 当天上午,吴远开车一路疾驰,回了老家。 吴远中午开车到了家。 敲了半天,无人应答,更无人开门。 估计二老外出了。 这也怪吴远,忘了提前打电话。 吴远也没带家里的钥匙,一时间不知所措。 没办法,只好给老妈张丽萍打了电话。 张丽萍:“儿呀,怎么了?遇到什么困难了?跟妈说说。” 吴远:“妈,我进不去家门了。” 张丽萍:“呦,你怎么这么粗心啊,出门也不带钥匙,那你赶紧找个开锁的吧,对了,我听说帝都开锁挺贵的,上次你二姨妈的表弟家儿子的同学,也是把钥匙给丢了,找了个开锁的,你猜猜花了多少?” 吴远忍不住说:“妈,不是,我是在……” 谁知张丽萍压根没听,又去问吴志良了。 电话中的声音若近若远。 “老吴,你记得上次小远的二姨妈的表弟家儿子的同学,把钥匙丢了,开锁花了多少钱不?” 那边又传来了吴志良的声音,音量极小。 “我记得……对了,花了一百多,太坑人了!还不如自己把锁砸开呢。” 张丽萍:“那不行,你懂不懂啊,自己砸锁万一被人看见了,那还不得当成小偷啊?” 吴志良:“扯什么犊子,你找锁匠在那撬锁,让人看见了就不会被当成小偷了?” 张丽萍:“那不一样,锁匠专业啊,人家有手艺,撬锁撬得快,怎么可能被人发现啊。” 吴志良:“你这就是头发长见识短,凡事都无绝对,事事都怕万一。” “……喂!喂!妈,不是!你们想错了!你们别聊了!” 吴远冲着手机喊了半天,张丽萍这才结束了跟吴志良的互怼。 吴远苦着脸说:“妈,你儿子我已经回家了,正在家门口呢,我没钥匙进不去。” 张丽萍:“噢,这样啊,唉呀,你怎么不早说?” 吴远:“我早就想说了,你们不听啊!” 张丽萍:“嗨,你别闹,我和你爸正在外面跟人吃饭呢。” 吴远怔了怔:“跟谁啊?” 张丽萍:“你长年叔啊,他们家也要换车,这不就一起在外面转转4S店,你过来吗?” 吴远“噢”了一声:“你们在哪?我去找你们。” 张丽萍说了地址,吴远挂了电话,开上车就直奔吴志良和张丽萍所在的饭店。 要说起来,这两口子越来越会过了。 吴远都不记得上一次爸妈在外面吃饭是什么时候了。 经过这段时间吴远的开导,而且不断的找钱,也让两口子也想开了,该享受了享受。 这绝对是好事啊。 至于张丽萍所说的长年叔,名叫冯长年,吴远跟他不怎么熟。 不过吴志良和长年叔是同事关系,所以吴远以前也经常见他,无非就是喊个长年叔的关系。 现在吴志良和张丽萍,还有那个长年叔吃饭的地方就在新光路附近。 新光路在燕云市是比较偏僻的地方,但是那边有个特色,就是著名的4S店一条街。 县城里的各个汽车品牌,大大小小的汽车4S店,或者汽车贸易公司几乎都集中在那条街上。 当然,那里修车店、汽车养护店也出奇的多,已经形成了相当完备的汽车产业链了。 与此同时,新光路,君华饭店。 张丽萍和吴志良相邻而坐,对面也坐着一对男女。 男的自然就是冯长年,女的名叫高子兰,是冯长年的媳妇。 两家人今天是约好了的,一起过来新光路看车。 此时,张丽萍刚跟儿子吴远通完电话,把手机放回到桌子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