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燧发枪-《大唐:我在长安开酒楼》


    第(3/3)页

    “薛仁贵,即刻从军中挑选三百人,我有大用。”

    “另外,胡刺史,你可以下令召集登州铁匠,加速打造这燧发枪,出海之前,本帅要见到最少六百支燧发枪,有没有问题?”

    陈晓骤然下令,薛仁贵和胡海两人愣了愣之后,急忙躬身领命。

    好在只有六百支,加班加点应该没有问题才对。

    见燧发枪的问题暂时解决,陈晓也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现如今的大唐水师,虽然实力比较强,但相对于原始的接舷作战,还是不确定因素太多。

    陈晓现在要做的是,尽可能的减少伤亡,而投石车投掷火药太过慢了一些,燧发枪也就成了陈晓目前最好的选择。

    一连几天,登州港都是一副热火朝天的样子。

    大量的铁匠集结此处,开始不断的打造燧发枪。

    因为铁料和人工数量众多,仅仅耗费了七天时间,胡海召集的人手就将燧发枪全部打造完毕。

    而这七天时间里,陈晓所要的三百人也已经开始训练。

    按照陈晓的标准,这三百人首要的便是对燧发枪的了解和配合。

    陈晓打散成三个方阵,每个方阵一百人,又将每个方阵划分成三个队列。

    三段式射击的好处,就是弥补了是燧发枪装弹的空档期,让攻击没有明显的迟滞。

    这种新奇的作战方式,让军中不少校尉将领都颇为好奇,到底这么做的效果有多大。

    而陈晓也不挑明,他在等,等一场大战来检验燧发枪阵的效果。

    无论是海战还是陆战,陈晓都不清楚战果如何,但是陈晓很清楚,一旦这个方法成功,日后大唐作战的方式将会彻底发生改变。

    燧发枪和火药的使用,将会成为大唐日后的主流。

    而这也将成为陈晓这一战当中,所拥有的最大的一张王牌。

    在登州港准备休整了多日之后,那浩浩荡荡上百艘战船,在一声悠长的号角声中,缓缓驶离了登州港。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