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民告官这种事情自古以来并不多见了,虽然有但那都是前朝的事情了,百姓们最多听个热闹。 但是这一次不一样,这可是眼前就发生的事情,如此劲爆的事情怎么能够错过? 因此,所有的长安城百姓,但凡是能够接触到报纸的,全都在关注这老刘头状告当朝御史崔博的事情。 就连那市井之中讨论的事情,那也是有关崔博的话题。 此时,一处酒楼内,一群人正在讨论此事。 “据说昨日这民告官是永寿县男带着那老刘头去的。” 一位年轻人津津有味的讲述着昨日长安府衙发生的事情,好似自己亲眼所见的一样。 “此人是谁?”有人一脸疑惑的看着那年轻人问道。 “孤陋寡闻了不是?此人乃是长安城大名鼎鼎的醉仙楼的东家,因为献策有功,被陛下封为了永寿县男,这可是我皇登基以来,第一个从白丁之身进为勋贵的人。”那年轻人洋洋得意的说了一句。 一时间人群中发出一片了然的声音。 “难不成这永寿县男是因为那粥棚是自己的,才鼓动这老刘头告官?” 人群中有人出声道,这也是眼下长安城百姓最为关注的点。 哪知道那年轻人摇了摇头,故作高深地说道:“是也不是。” “这话什么意思?” “说是,是因为此事确实和永寿县男脱不了干系;说不是,那是因为便是没有老刘头这人,那崔博也奈何不了永寿县男。” “毕竟,人家放粮赈灾一个多月,前面没事,偏偏这时候有事那还不是被人陷害了?” 听到这话,人群中顿时议论纷纷,不时还有人点头,觉得这年轻人说的在理。 “这话有点道理,好端端突然下毒,为何一开始不下毒?” “不错不错,这醉仙楼我们也吃过,服务不错,店家也是极好,怎么会做出这种事情来?” “尤其是人家本就是做饭庄生意的,下毒了还赚什么钱?” “……” 说来这么长时间百姓还没有一边倒的相信是醉仙楼下的毒,也是因为平日里积攒的印象所致,毕竟食客们可不相信,这么好的酒楼做好事,会做出下毒这种昏招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