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兴化坊带来的震撼-《大唐:我在长安开酒楼》


    第(2/3)页

    如今寒冬之日,即便是往日繁华的长安城,这时候都冷清了不少,路上行人少了不少。

    李二站在兴化坊外忍不住打了一个寒颤,突然有点想回马车上待着。

    “一点雪都不下,天气倒是越来越冷了。”

    四人迈步朝着坊间走去,只是刚刚进入兴化坊内,里面的景象却是和坊间外截然不同。

    街道上不能说人挤人,但是人数绝对不少,沿街的店铺不少都生意火爆。

    李二看在眼里,心中却是愈发好奇起来。

    “贤弟,这地方为什么要比外面的人多?”

    陈晓微微一笑,解释道:“这些人并非全都是坊间的人,大部分是长安城外的农户。”

    “寒冬之日无法务农,不少人都被招揽过来在这兴化坊当中做工,因为每日都有工作要做,因为不少人都暂住在了坊间,现在怕是轮班的时候,上一班工人已经下班,在坊间活动活动,顺带买点东西放松一下。”

    眼下的兴化坊当中集中了冶铁造炉的工坊,还有八仙桌的工坊,单单是这两项就需要不少的工人。

    毕竟如今这兴化坊的买卖已经不仅仅局限于长安城周围了,前段时间便是晋阳的商人都来订货了。

    而听了陈晓的解释之后,李二几人看着周围的景象,也不由得惊讶不已。

    谁能想到自己当初一道旨意,居然会让这兴化坊变化如此之大。

    再看看周围工人脸上洋溢的笑容,还有时不时的朝着陈晓拱手行礼问好的样子,明眼人都能够看得出来,这里的人并非被强制的,反倒是有些甘之若饴的样子。

    “敢问小陈掌柜,此处生意如何?”

    听到杜如晦的询问的问题,陈晓还真的知道一些。

    “生意不错,两家工坊上个月商税开始收缴的时候,便纳税数千贯,这还是一个月的税收,至于其他生意,不过是刚刚开起来,你也看到这景象,纳税也并不会少。”

    单单是两间工坊就能够一个月纳税数千贯,这一年下来就是万贯的税收。

    倘若大唐天下有这种工坊数百上千个,那么这税收是何等的恐怖?

    此刻饶是李二几人见多识广,都忍不住浑身一震。

    谁能想到陈晓随手为之的事情,居然就能够有如此恐怖的效果,实在是让人惊叹不已。

    不过一会儿的功夫,闻讯赶来的朱七就来到了陈晓的身边,神色间满是喜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