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6章 果然够坏-《大宋安乐侯》


    第(2/3)页

    人是会受到外部环境所影响的,官家赵祯作为大宋之主,便是最明显的一个。

    范宇拱手道:“官家,朝廷也是会变化的。如今西夏万里之地尽入我大宋之手,这些冗官,便有了用处。而且海外还有国舅开拓,亦是急需用人。所谓的冗兵,也有了去处。剩下的便是要让这新得之地有所产出,方可使得我朝冗费亦为之消减。想来朝中不乏有许多眼光深远之人,定然有人已经想到了这些。”

    赵祯点了点头,坐回到旧案之后。

    “朕这次找你来,便是想听一听你对于我大宋今后的变化,有何想法。”赵祯郑重道:“遍观朝中诸臣,想法新奇能另辟蹊径者,唯你安乐侯一人耳。所以,今日便寻你来畅所欲言。”

    这个评价可是相当高,范宇露出一些受宠若惊之色。

    范宇的表情,让官家赵祯很是满意,觉得安乐侯并非有野心之辈,这样的人才可用啊。

    其实范宇也是装的,以大宋目前的状况,虽然表面上看着不错,但是问题却也很多。

    若是不有所改变,怕是一样会出大问题。

    对于赵祯的要求,范宇其实也没有准备,但是这个未来的方向,却对他来说也并不难。

    这需要让大宋的士大夫阶层有所转变,使他们这些既得利益者发生转变,接受新的思想,才能进一步推动大宋的发展。

    而这种转变也不能激烈,否则的话便会引起剧烈的反弹。

    想了想,范宇才躬身道:“官家,臣以为应先宣布迁都洛阳,使中枢以避水患之可能。今官家携灭夏之武功,迁都之事可一言而决。如此,可更增官家之望。其次,须抑文官贬低轻贱武官之风。汉唐武功盛,其朝廷为之分崩,非是武将骄横,实是朝廷放权太过,使其有机可乘。我大宋当以之为鉴,却也不必矫枉过正。只须文官理政武官掌兵,文有政事堂,武有枢密院,双方无分高下,皆向官家负责即可。另,国子监与太学,当常设武、律二学,授以忠君爱国之理,教以武、律之道,使武官、讼吏可以不绝。还有,便是厘清税制,使士农工商其税清晰有制可循。四民者,皆须缴税。士虽优厚当在俸禄,然岂可罔顾国法而去其税,即便士不纳税,仍不念皇恩,以为士之应得之利。莫如使之纳税,而官家厚禄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