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可以看出,他们跟张三的差距还是不小,虽然接受系统性训练的时间差距不大,但是很明显,天赋的差距在时间的作用下,会完美地在实力上有更加直观的体现。 另外也跟这次实验成功有关,作为此次实验的主导者,张三接受的反馈是最大的,这从与刚刚参战的王知义的对比可以看出来。 王知义是跟张三同一时代的第一培养序列,而且也是初始天赋就达到第一培养序列的强者,否则也很难跟张三在同一领域作为竞争者。 王知义参战后,虽然也能轻松解决那些战力看起来就很高的观察者文明造物,但用时却长了不少,而且操控战甲的数量比起张三差了许多。 虽然战甲都是私兵战甲的材质,外形也一般无二,但每个人的战斗风格是不一样的,尤其是在用“分魂法”操控战甲的时候,分出去的意识无法与主意识相比,所以更能体现其主人的作战风格。 张三是当世太极一道的第一人,操控的战甲作战时也倾向于以借力打力为基础的太极风格。 而王知义似乎是练的八极拳,贴身短打、发力迅猛,与太极的刚柔并济差异显著。 所以不同人操控的战甲战斗风格不一样,以方珏现在的算力快速分辨计数再容易不过。 张三操控的战甲有五千五百具,王知义操控的战甲则是三千具。 不知道是不是为了证明自己比那位支援木卫二的前辈强,张三操控的战甲数量恰好比那位多一些。 众位尖兵战斗的方式其实都差不多,本人构建起来强大的机甲与那些更强的观察者文明造物对战,再额外操控一些战甲清理撕裂者那样的杂鱼,一时间分工明确,看起来有条不紊。 “那种看着像西方巨龙的,官方命名为‘暴君’,算是比较强力的个体,那种看着像螳螂的,叫‘隐杀者’,擅长于偷袭,那种大圆球一样的家伙叫‘重坦’,皮糙肉厚,即使老师也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解决……” 守在方珏身边的汪战给他介绍着那些形式各异的观察者文明造物,他知道方珏在此之前只见过撕裂者这样的基础单位,还有之前没记载过的那种长虫杂鱼。 木卫二那种新发现的长虫,官方命名为了“地底虫”,据说在《谛听计划》实施以来,安装了一定数量的地底监测站以后,已经有不止一例那些样式的观察者文明造物出现在了太阳系各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