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二章 价值百万的论文!-《被驱赶着的文明》


    第(2/3)页

    “有什么好惊讶的,这样具有开创性的理论,放在别人身上至少得奋斗一百年,就杨小子他们现在也没写出来一篇,他们还差得远呢!”,张三就喜欢看方珏这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

    方珏知道,张三口中的“杨小子”肯定不是杨老板而是兔子如今的一把手,杨振宇。

    他到现在才直观地体会到自己无意间的猜想,那个“空间回弹效应”的理论到底有多么高的价值。

    “那我写!”,方珏连忙答应道,好像不说就再也没法写这个论文,也得不到那上百万贡献点的奖励了。

    “哈哈哈!看吧,还是我了解这个小子,不过我估计他应该是最早写出有前沿价值论文的研究员吧?”,张三哈哈大笑道。

    “我之前查过了,应该不会有比他更早的了,三十一岁写出这个级别论文的研究员,往回数八百年也没有!”,汪战颇为艳羡道。

    虽然他这次实验中得到的好处,以及在实验总结的著作里得到的贡献点肯定比方珏高,但是方珏在这个年纪获得这么多殊荣,那是所有研究员都憧憬的。

    “贡献点的用处多多,以后你缺虚拟服务器算力使用了可以用贡献点兑换,在上面分配配额以外的各种实验资源也能用贡献点兑换,现在你多多积攒将来就不需要为了实验资源头痛了……”

    张三不厌其烦地叮嘱道。

    虽然长距离的虫洞构建实验已经成功,但这离真正投入使用的虫洞还差了很远的路需要走。

    真正投入使用的虫洞,最起码要跨越以光年计数的距离,那样宇宙尺度的距离比起这次实验中三十万公里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其间需要面临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成本缩减,现在只是打通一个三十万公里的虫洞就需要千吨氦三,那以现在的方案等比例放大进行实验,那巨大的消耗人类显然承受不起,所以肯定还需要设计更加节省能源的方案。

    另外就是如何克服空间张力在虫洞穿梭过程中的影响,这次实验中构建起来的虫洞穿梭时确实没有什么影响,但如果将距离放大道光年计数的程度呢?

    很显然,还需要一种技术去克服空间张力带来的影响,百慕大那三个通向未知区域的天然虫洞泯灭一切进入的物质,这样的现象可是已经直接摆在了人类面前。

    这是现在能想到的问题,而就像这次实验中遇到的“空间回弹效应”的问题,之前就从来没有考虑到,而将人造虫洞从实验搬到实际使用,这条路上必然还会遇到类似这次的种种困难,需要去解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