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力或者能量的作用吗?你觉得什么样的力可以作用到远在以光年计数的距离上呢?”,那位研究员继续问道。 “抱歉,我现在的学识还没有积累足够,所以这个问题我也没有具体的解决方案,但是我相信,随着我们技术水平的提高,将来必然能有将之实现的办法,而且我认为这个模型的价值最主要不是在于让空间形变。” 方珏不卑不亢的回答道,相对于这些浸淫在FTL领域上百年的大拿们来说,他的科研水准还只是起步而已,承认自己的不足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那你认为这个模型更佳的运用领域是哪里呢?”,那位研究员追问道。 “我说的第一个理论模型——‘重珠效应’,它并不能保证实现可通过的人造虫洞,将光粒加速到无限趋近于光速,那将会创造出一个类似黑洞的东西,质量趋于无限,体积却只有粒子级别,那显然,它的密度会达到足以形成黑洞的水平。” “那你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呢?就是这个‘牵引模型’?” “不,实际上并不准确,我认为牵引这个过程在这里是多余的,我们需要做的是,在光粒质量无限大后,实时地去感知、监测它对于空间形变的过程,然后当它使我们出发点与目标点在另一个我们看不见的维度上近乎相贴的时候,穿针引线,去贯通、去固定这架桥梁。” “你想永久地改变空间在那个维度上的形状?”,这时张三加入了两人的讨论当中。 “我想知道,现在已经探明的体系中,空间是否有自行趋于平整的固有特性?”,方珏没有先回答他的问题,反而是先抛出一个问题。 听到这,张三的瞳孔中露出了精芒,语气中带着赞许,“你在这个领域上的嗅觉与灵感真的是令人艳羡,我敢保证,未来可以投入实际使用的虫洞技术,必然会在你的手中诞生!” 虽然张三并没有回答方珏的疑问,但方珏从他的话中明白了其隐含的意思——自己的猜测是符合现有理论的,也就是说,空间具有自行趋于平整的固有特性!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