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授人以渔-《柱石》


    第(2/3)页

    “今天,你们请我吃饭,我带了酒,这酒很有些特点,特地带来一起尝尝,我想你们会喜欢。另外我介绍一下,这位是我们管家赵义。”

    “赵义见过王公子、小姐、任先生!”。赵义敬了尊礼。

    “好,我们开宴吧!”

    高宠让凤翔的小二上带来的‘五粮液1933’。党项人虽信佛,但却好酒。高宠的这‘五粮液’蒸馏酒他们自然是没有见过的。

    “这是我们高家新研制发明的蒸酒,酒烈而醇,香味持久,请品尝。”

    太子虽然冒充一般世家的公子,但这饮食却是马虎不得,就连厨房里现在也是有警卫监管,每菜必有人先尝无事才可上这宴席,而这酒自然是要有人先喝过才能享用。这点高宠也深知,所以也不顾平常的礼节,倒了二小杯,杯中差不多有一两,一杯给任先生,一杯自己一饮而尽。任先生也是一样一饮而尽,但显然余味未尽。过了一会,任先生将胃中的酒气压下去,把杯一放,不禁赞道:“果是好酒。”

    这白酒与以前的米酒酒劲差别很大,对于会饮之人,内中甘味却是清楚,这白酒对任聪来说是一种全新的体味。

    “这酒烈,要小杯慢饮,对于象王公子这样的少年更是。”高宠给大家倒上酒,因倒的比往常少,怕太子差误会,解释道。

    等倒好酒,太子举杯对高宠说:

    “感谢高公子赴宴,还带来这么贵重的礼品,我很喜欢,我敬高公子一杯。”

    如此,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这时任先生问道:

    “高公子如此年轻,对我西夏也极为熟悉,高公子以前可曾在我西夏住过?”

    “我是昨天刚到这西平府,以前也从未来过西夏国,上午所说也只途中所见与过去朋友介绍我西夏情况有感而发而已。”

    “公子谦虚了,公子所说俱是事实,但许多比如公子所说的沙漠化问题、水土流失问题、国民的采暖、森林的间伐等等,我们连想都不曾想起,听公子提起,在下与王公子都认为是大问题,可有解决方略,上午听你说有解决方法,可否方便告知?”

    “如方法可用,我王家可报奏皇上给予高公子奖励。”太子在一旁说道。

    “奖励不奖励我从没有考虑过,再说这防止沙漠化、防止水土流失,这是利国利民福荫子孙后代的大事,没有什么不方便的,但我并不能保证这方法是最好的。当然如果说错了,也不希望西夏对我有什么怪罪。说得深了就是国事,对西夏来说,我不过是一个外人,议论国事是否妥当?”

    “高公子但说无妨。”太子仁孝这时表态道。

    “上午我的意思是做事应遵循自然规律,用你们的话来就是要遵循天道,或用道家的话说就是法道自然。譬如讲,这地只适合畜牧,但你一定要在这地上种出粮食来,很有可能得不偿失,或许乘一时之利但却引来无穷无尽的麻烦,这就是违反天道的结果。在并不适合农耕的地方进行农耕,必然引起这土壤沙化和沙漠化。这种粮食虽然当前相对畜牧来说,产出更多,但这是一种掠夺式的生产或叫破坏性建设。这是违反天道的,话不好听,但却是事实。”

    “那么说回来,如果那此地方不让开垦了,这些人怎么办?我们西夏国的粮食生产该怎么办?”任聪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

    “方法很多,看我们去不去想了。在我想来:一是充分利用这宁夏平原和河西河边谷地垦殖开荒,修筑水利,得水灌溉,提高耕地的利用率。二是选育、改良、引进高产良种和作物,改进农耕技术,提高粮食产量。三是植树造林,种草还田,养育草场,发现畜牧业,四是挖塘蓄水,筑堤拦水,建造水库。五是多养绵羊,剪毛纺织成布,增加畜牧产品的附加值。方法众多,但不论那种方法都需要技术。”

    “举个例子:这粮种怎么选育改良,这羊毛如何纺织成布,这在沙漠植树,选 用什么树种,什么时候种植,如何保证成活力都是需要技术。那么这技术那是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