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两个月的舟车劳顿,当秦羽回到溧阳的时候,季节已经入冬。 守卫城门的士兵,身上穿着厚厚的戎装,锐利的目光审视打量着每一个出入城门的人。 自从一年前发生妖魔的事情之后,溧阳一直都处于戒严的状态。 如果进城的人,完全是一副新面孔,将会受到十分严格的排查。 据说,出现这样的情况,也是因为经过调查,那些突然冒出来的邪祟,竟是被人特意带进溧阳,想要造成民众的恐慌。 为了更加严格的控制入城人员,溧阳三大书院,也会轮番派遣书院内的弟子,前往四个城门协助。 秦羽走的是溧阳东城门,又被称为宣阳门。 之所以要走这个城门,也是因为白鹭书院负责的就是这个城门的安全。 刚进入城门,便看见有两名身着文士长袍,胸前绣着“白”字样的学子。 秦羽急忙走上前去,深施一礼,说道:“秦羽,见过张师兄,王师兄,没想到今日居然是两位师兄在此。” 张淼,王宇,这两位是白鹭书院的近几年分头正盛的两位弟子,年仅二十四岁就已经踏入“文士”的境界,一时间名传溧阳。 两人的天资之高,是深受院长和几位大儒的喜爱,被给予厚望,学业方面,更是受到书院中几位大儒的亲自指导。 如今出现在这里,怎能让秦羽不惊讶。 张淼是个温文尔雅的谦谦君子,一言一行都极有风范,温和的说道: “呵呵,原来是秦师弟,桐城县的事情处理的如何了。” “多谢张师兄关心,虽然有些波折,不过已经处理完了。”秦羽拱手道。 站在一旁的王宇,眉头微微一皱,想起这秦羽在溧阳的某些名声,不由问道: “不曾做过有辱师院名声的事情吧。” 张淼听出王宇的质问之意,回头看了他一眼,无奈的叹了口气。 秦羽并不气恼,毕竟这位王师兄可以说是十分的刻板了。 听其他师兄弟说,此人似乎是个孤儿,被上一任院长收养,自小就在书院中长大,已然是将白鹭书院当自己的家了,容不得声誉上有一丝污点。 对于这种人,秦羽是很佩服的,尽管他有些迂腐,不过平日中对待书院中的其他学子也是十分的和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