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图穷匕见-《大明马弓手》
第(2/3)页
就在“早川雄”窘迫之时,郑和轻拍两掌外间便喧嚣一阵,锦衣卫乌泱泱地押来四五个人。包元乾定睛看去正是应浩带着锦衣卫而来,只见在押的为首一人白眉垂目,一副高僧的模样正是那日盘陀寺的主持!
看来猜想不错,这应浩回转应天虽然一言不发,但是私下肯定将这等大事层层盘剥,竟然真寻到了柳生一郎,抓住了这主持几人。
“你有何话可说?”朱棣冷冷看着“早川雄”,似乎这个结局他并不意外。
这时一个使节走出骂道:“好你个倭寇,竟然欺君,真是胆大包天。连我朝鲜王国都。
看不过去,今日小臣便要为父母之国出口恶气!”
他说罢便要伸手去扇那“早川雄”,包元乾白了这朝鲜使者一眼,心道棒子还真是传统艺能,有人给你撑腰就跳出来邀功。
那“早川雄”早见那白莲教几人被捉,自知大事不可为,眼神转动两下便突然暴起,直扑天子高台!
一时间场面陡变,那朝鲜使者手还没伸到便被利刃击穿手掌,顿时鲜血如注疼地他一屁股坐于地上哀嚎起来。
各国使节看地心惊肉跳。没想到这浪人竟然如此胆大包天,竟然行偷天换日之计!如今失败还要袭击圣驾,简直是贼胆包天!
文官百官纷纷被这一场面惊动,纷纷大喊“护驾!!”,那纪纲一跃在前一声令下身周的锦衣卫便迅速护住高台!
这跋扈的早川雄,转瞬便成了嗜杀的立花尚!
“嗖嗖嗖!”
只见这几个浪人冲身而近,不知从那处掷出短小的银芒。他们虽然武器被收走,可是正如包元乾所料,不知从何处散出的暗器直奔高台!
高台前的大汉将军一拥而上,只是宣花甲这等仪仗盔甲威武是威武,但也仅限于威武。只见暗器射去,这些大汉将军不少罩甲***在外的部分纷纷中招。@*~~
他们乌泱泱地掩臂倒地,纪纲劈飞一支暗器怒道:“放网!!”
他话音一落,两个锦衣卫拿着弩机便射出一张巨网,将腾起几人牢牢钉在地板上!
只是那立花尚身手了得,竟以一个鹰扬之姿躲出了网了范围,踩着这些大汉将军的头顶直扑而上!
他一连躲过七八支扎来的长枪,双脚点在枪尖一跃便借力腾起!他手中擎着一支短镖,直刺高台正中的朱棣而去!
纪纲拔刀迎面劈去,那立花尚的身手灵动似飞鸟,矮身一饶躲过刀锋的同时栽入纪纲脚踝一绊。那纪纲顿时失去了重心,大叫一声往高台下摔去!
纪纲倒不是身手差劲,是完全没有意料到这立花尚的路数竟然是下三路,他正路劈去却没想到别人玩阴的。
立花尚摆平纪纲,手臂电起,闪刺两下,朱棣身旁的两个锦衣卫纷纷中招倒地。
朱棣万万没料到这厮本事如此了得,竟然身手能如此迅捷,转瞬便绕过重重阻拦到了自己身前!一群百官还在争相往高台涌去,不过却远水救不得近火。
外间御林军推搡着入不得内,里间锦衣卫仓促间一败涂地。
包元乾暗道一声不妙,匆忙间瞥见那漂浮在池中的巨木。他顿时运劲于脚,陡然一脚击发而出踢在巨木尾端!qs
只见那巨木霎时破水而出,携着巨力直射往高台而去!
只是他功力尚浅,如此沉重的木头虽然被他一脚踹起,不过力道却是差了许多。那高台颇高,以这个角度巨木虽能砸垮高台,却不见得能击中立花尚救下朱棣!
那立花尚察觉到背后变故,却顾不得许多便欲抓朱棣宽敞的大袖欲刺杀天子!
“蚍蜉撼树!”朱棣乃武夫岂能容他放肆,早已一甩大袖盘裹在手臂上,拔出天子长剑直刺而去!
就在此时那飞起的巨木后端,一道人影苍鹰般腾起,霎时单掌击出!
“砰!”一声闷响,那根巨木像是受了重击一般,一个陡然加速直接撞在立花尚的背后,立花尚如受重击,只觉得自己两只眼球几乎都被撞出眼眶,他嘴中鲜血狂喷不止被这根巨木击飞落于高台之下,旋即便被涌上的锦衣卫活捉!
那根巨木余力未尽,飞出会同馆窗壁砸向外间平台响起一串巨响!
变故就在转息间便戛然而止,此时所有刺客被捉拿,急于表现的文武百官纷纷涌在高台朱棣身侧,将之里三层外三层的护卫住。外间的御林军,锦衣卫纷纷冲入其中,刀枪明亮将使节们惊吓地不轻。
包元乾没工夫管这些事后诸葛亮。
的百官甲士,而是看向了立在高台下一言不发的郑和!郑和负手长身而立,与一帮嘴里惊呼乱叫护驾的百官形成鲜明对比,方才最大功劳非他莫属。
方才别人都看着朱棣,可他却看到自己踢起的那根巨木飞在半空力竭下坠时,这郑和身形兔起鹘落般腾起一掌。
而就是这一掌,将巨木拍出击伤了立花尚!
他久习易骨伐髓,武功一日千里。可如今看了这郑和单掌击飞巨木,他心头惊凛不已。若是论自己武功,绝无可能一掌击出此等威能的力道。
自己竭尽全力一脚方才将两丈余的巨木踹地飞起,而这郑和一掌之威却远在自己之上!
他暗暗叹道,这朱棣身边当真是藏龙卧虎。明面上虽是纪纲相随,可实际里这纪纲比起郑和,不知差了多少档次。
这郑和虽然只这一招,便已让包元乾惊叹不已,他兀自盘算这郑和的武功怕是比那鬼力赤只高不低,算是风塞丈与包大叔外自己见过为数不多的绝顶高手。
“慌什么?”朱棣利剑回鞘,看着大惊小怪的百官,“不过是几个蟊贼罢了,朕还欲亲手斩了他!”
“圣上洪福齐天!!”百官使节见朱棣无碍,纷纷跪地拍着马屁。
朱棣看着被押在地上的浪人与白莲教,不由地皱起眉头,半晌方才咧咧道:“洪福不洪福寡人不知,不过这白莲教与倭寇当真该整肃一番了。”
他一番话听地在场百官一身冷汗,朱棣的口气他们再熟悉不过了,虽然不怒不喊却寒气逼人。天子每每诛杀逆臣时,便是这番语气。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