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毕轨也意识到了不对劲,马城与石城地形类似,当年田豫就是被柯比能大军围在马城七天,险些全军覆没。 想是这么想,毕轨却是哈哈一笑,朗声道:“昔日柯比能有八万人,田豫只有三万人,故而被困马城。今日我军足有七万,柯比能区区三四万人马,焉能困住我军?元明兄,你太多虑了!” 此言一出,士兵们忐忑的情绪瞬间得到了缓解,其实他们都是百战老兵,胆子没那么小。但正是因为他们是百战老兵,所以深知是石城这种地形最适合打埋伏,一埋伏一个准,只要把三个隘口守住,再把流经石城的水源截断,不出十日,大军必溃! 现在听毕轨这么说,大家微微放下了悬着的心。 秦朗想了想,觉得毕轨说的有道理,便不再纠结这个问题。 毕轨转而说道:“柯比能的二弟阿尔泰斯,昨日夜间派使来说,今日午时自南面来降,元明以为此降有几分为真?” 什么?南面来降? 秦朗大吃一惊,怒道:“为何不早报我?!来人,速速占住南面隘口,保我退路!若遇阿尔泰斯,即令其止步!” 大将董弼拱手领命,率一队人马折向而回。 秦朗继续发布军令:“向导官,速速派出斥候,向东、北两个隘口探查!” 向导官领命而去。 毕轨无语的看着秦朗:“元明兄,小题大做了吧?今日我大军兵临城下,胜券在握,何必惊慌?” 打了一次胜仗你就这么飘? 秦朗愤怒的瞪了毕轨一眼,不搭理他,紧张的等候董弼的最新消息。 很快,董弼模样狼狈的退了回来,大叫道:“将军,不好了,阿尔泰斯已经扼住了南边隘口。” 话音刚落,派出去斥候接二连三返回,坏消息一个接着一个。 “报~,北边隘口已有鲜卑人把守!” “报~,东边隘口已有鲜卑人把守!” “报~,流入石城的河流已被截断!” “报~,柯比能请将军到城下答话!” “……” 秦朗眼前一黑,差点从马背上跌落下来。 中计了! 现在唯一期望的是,柯比能只有三四万人马, 一旦超过这个数量,多路来攻,这六万多魏军,怕是危险了! 秦朗愤而拔剑,指住毕轨,怒道:“匹夫,安敢陷我大军与死地?!来人,拿下!就地正法!” 毕轨早已被一连串的变故惊呆了,整个人都处于天塌地陷状,任由两名士兵把他拿住,也不反抗。 他没有理由反抗。 一路上,是他信誓旦旦说柯比能已经没有多少再战之力,魏国大军只要一到,就可以荡平鲜卑,立下不世之功,因此,秦朗才放权给他,把大军交给他指挥。 现在,六万多大军被人包了饺子。 谁之过? 这个过失,毕轨一条命偿还不起! 眼看毕轨被擒,董弼和苏尚连忙上前劝道:“将军,临阵斩杀大将,于战不利啊。当务之急还是夺我退路要紧!” 苏尚连声附和道:“将军,不如将这死罪暂且记下,且令毕刺史戴罪立功,若不能,再军法从事也不迟。” 秦朗恨恨的仰天叹了口气,一时间心里七上八下。 这是他第一次领军, 临行的时候,陛下曹叡拉着他的手,殷殷嘱咐,不可轻敌冒进。 没想到搞到今天这步田地! 他焉能不悔?焉能不恨? 悔不该不听陛下嘱托,恨自己未能坚定立场,听从了毕轨之计。 只愤怒了片刻,秦朗便迅速冷静下来,愤怒解决不了问题,只会让问题更糟糕。 虽然石城和南面隘口也不会那么快被他攻破,但好在军中粮食丰足,士气可用,短时间内不至于崩盘,只是水源一事甚为急迫。 而柯比能扼城而守,城中必然备有存水。因此,万一打不出去,攻下石城也不失为一个没有办法的办法。 秦朗已经计算过了,即使鲜卑人扼守关隘,想要把大魏六万五千人马困死在石城,至少也需要七万人马。 否则,那就不是蛇吞象了,是大象将蛇活活撑死。 秦朗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情绪,在亲兵护卫下来到石城南门下,抬头朝城楼上看去。 局势危若累卵,他必须要先探一探柯比能的口风,再做下一步打算。 秦朗觉得,这天个衣无缝的计划绝不是柯比能的才智所能想出来的。 也就是说,柯比能阵中必有高人! 只要确定了这个高人是谁,那么接下来就可以根据这个人的行事风格,进行有针对性突围。 这世间有名有姓的高人没有几个。 会是谁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