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赵广看了一下,见诸葛亮并没有责怪他的意思,只好硬着头皮继续说道:“吴懿将军已经派出八路人马,四散搜捕。” “嗯…询问过牢头了吗,王平是如何诈死脱身的?” “牢头说当时很多人都看到王平吊在牢栏上,足足超过了一柱香时间,他验过王平鼻息,确定后者已经断气,也就没有请医官再次检验,本想着今天运到城外掩埋,没想到就出了意外。” “末将查过四个死去的士兵,其中一个还是牢头的侄子。因此推测他的供词应该是真的。” “是吗……”诸葛亮低声说道,蹙眉沉吟起来。 灵光乍现间,他想到了一个极为不合理之处,转过头来问:“你可曾查过牢头的底细以及与王平的关系?” “没有……时间匆忙,没来得及查。”看诸葛亮问得严重,赵广顿时有点局促不安,“丞相,不知这是否不妥……” 诸葛亮解释道:“狱卒平时只携带铁棍,并不随身携带兵刃,王平又是囚徒,身上断然没有利刃,不可能一剑封喉。” 赵广闻言大惊:“丞相,末将这就去抓捕牢头。” 诸葛亮摆了摆手:“现在一切都太晚了,不出所料,那牢头必然是孑然一身,且已经逃去无踪了。” 见赵广似乎不信,诸葛亮挥手道:“速去查验。” “是!”赵广拱手抱拳,匆匆跑了出去。 不多时,气喘吁吁回转:“果不出丞相所料,那牢头不知所踪,末将追查到他的家里,却见……却见其家中空空,仅有一六十多岁的老仆从。” “丞相,怎么办?”赵广忧心忡忡地问道。 诸葛亮苦笑着摇摇头,刚要张嘴说话,忽然听到一个响亮的声音从门外传来:“丞相!” 诸葛亮和赵广同时扭头,看到杨仪气喘吁吁地跑进大堂,大声道:“禀丞相,仪已经发现了王平的踪迹。” “快说,王平现在何处?” “有农人报说,看到一个魁梧的汉子,顺着米仓山小路向南而去。我推测,此人必是王平。” “往南?”诸葛亮沉吟片刻,忽然大惊失色道:“不好!” “赵广听令,我命你即刻率500骑兵,日夜兼程赶赴成都,将此事告知马谡!” “杨仪,我命你暂督汉中城防营,向南追捕王平,不得有误!” 二人闻言,方知事情之严重,连忙接过令符,领命而去。 ps:等下还有一章防盗章,两个小时后替换。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