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第237章 王平:听说我死了? 经过了将近十天的长途跋涉,马谡一行人悄悄抵达了位于成都的府邸。 一下来马车,就看到十九岁的马温带着五个弟弟在门前等候,一家老小百余口则全都拥挤在门内等候,门外四个守卫举着长枪站得笔直,努力展现出尽职尽责的一面。 马谡欣慰的目光依次打量着变高了许多的温、俭、恭、顺、谦五子,最后落在最小的小儿子身上。 这个小家伙只有三岁,正怯怯地抱着大哥马温的小腿,仰起圆圆的小脸,盯着马谡一阵猛看。 看到这个憨头憨脑的小家伙,马谡忽然觉得一路上所遭受的疲劳顿时一扫而空。在众人簇拥着进了府,大叙团圆之情。 很快,热闹散去。 安顿好所有随行人员后,马谡坐在自己的书房里,盘衡起当前面临的局面。距离弹劾王平渎职之事已经过去了十天,结果也应该已经出来了。 不知道王平如今的处境如何? 是生是死? 马谡一直都没有忘记,街亭之战时被被王平、杨仪轮番支配的无奈。王平当时极其不配合他的调令安排,几乎将他置于死地;杨仪则是在背后使绊子,也是试图将他置于死地。 鉴于当时刚来这个时代,立足未稳,马谡不得不暂时忍下了那口气。 现在,他已经成长到两人之下,百万人之上高度,也就到了算一算这笔账的时候。 其实对于王平的结局,马谡是有所预料的。 先不说诸葛亮治军甚严,不会轻饶王平。 光是杨仪和费祎这两个人,就能让王平吃不了也兜不走,这两人没有一个是善茬,尤其是后者,精于算计,城府深得可怕。 可以预见,杨仪和费祎必然会借王平之事大做文章,往他身上猛泼脏水。 但马谡并不怕这些,他的本意就是要把王平一撸到底,以后再也不想在军中看到后者。 所以即使被泼点脏水,也无关紧要。 没有人能阻止他掌控全军,接班诸葛亮的进程。 马谡并不为撸掉王平而感到可惜, 在他看来,麾下四大部将的优秀程度远超王平,经过他这几年的言传身教,四大部将早已成长到可以独当一面的程度。 不过,这些内情目前尚不曾被整个蜀军上下所知晓。在诸葛亮的印象里,黄袭、李盛、张休、杨百万四人仍是几个平庸的偏将而已。 甚至,四个人加起来都无法与王平相提并论。 这也是马谡辞去官职后仍可以将四大部将都带走的原因之一――因为在诸葛亮看来,四大部将走或留都无所谓,诸葛亮的看法也代表着军中大多数将领的看法。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