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有,孙权一口否认了陆逊兵进永安之事,称其并不知情,应该是误会,希望丞相继续相信东吴,孙权对于“吴蜀联盟,二帝并立,共分魏地”的立场一如既往坚定。” “吴主还对丞相您夺取陇凉大为称赞,并且附上了贺礼,表示丞相下次出兵北伐时,东吴愿意在东南两线出兵呼应。” 顿了顿,费祎继续说道:“祎回程途中,吴国上大将军陆逊曾于江陵相留,与我有过交谈。” “哦,所谈何事?”诸葛亮似乎并不惊讶陆逊会有此举。 费祎斟酌着言语回道:“陆逊说,他兵进永安是因发现巴东与永安两地突然增加了兵马,疑丞相有东进之意,故而提兵至巫峡,以做防备。” “陆逊还说,他并无攻蜀之意,丞相大可不必在巴东两地增兵。” 想了想,费祎又加上自己的见解:“丞相,以我观之,那陆逊事先并不知我国在两地增兵,他定然是兵至巫峡之后,发现我军早有防备,故而才退去的。” “不错,你分析的很有道理。”诸葛亮点了点头。 东吴这个盟友可不可靠,只要上了年纪的汉人都知道。 江东皆鼠辈尔! 当然,这鼠辈不包括他大哥诸葛瑾。 两个人回到丞相府,对席列坐,诸葛亮望着欲言又止费祎,笑道:“文伟,何故吞吞吐吐?” 费祎谨慎的说:“陛下让我赶来南郑向您请示,如何封赏马谡,顺便探问一下丞相何时回成都,陛下原话说:甚是思念相父……” 闻言,诸葛亮心下一动:“陛下真如此说?” 费祎点点头,叹道:“陛下似乎和以前不大一样了。” 这话虽然说的很隐晦,但诸葛亮还是听懂了。 费祎的意思是说,陛下刘禅似乎没有以前那么白痴了。 “克日便归。”诸葛亮吐出四个字,沉吟连连。 费祎恭敬的目视着诸葛亮,静候下文。 “今北伐接连大胜,新得陇凉二地共十三个郡,近八十万口百姓,事物堆积如山,需要有人主持大局,想来回成都最早也要到年终之时。” 费祎拱手应道:“丞相辛苦。” 诸葛亮摆摆手:“今有一事,文伟可否助我一臂之力。” “请丞相吩咐。” 诸葛亮略微组织了一下言语,将关中之战后,王平率先撤军置马谡于不顾,而后又执拗的认为自己没罪的事情一五一十,客观地说给费祎听。 末了又说:“我意,由文伟你去与王平谈一谈,只要他愿意在全军面前深刻检讨,陈述己过,此事就当揭过。当然,削职为民还是要的。” “日后倘有战事,或可重新启用。” “不知你意下如何?” 费祎听罢,捋了捋颌下短须,并没有第一时间应下这个差事。 他其实是很乐意接下这个差事的,犹豫不定只是在思索接下此事后的利弊。 当然,费祎也知道诸葛亮说的“日后或可重新启用”只不过是安慰王平的话。 这句话的真正意思应该理解为“日后永远不会再启用”。 别的不说,单单是王平与马谡不和这一点,就基本上就断了王平日后在蜀军的一切前途。 更因为这句话,诸葛亮在罢免李严的时候也说过。 李严被重新启用了吗? 没有! 这句话唯一的作用是,会给即将削职为民的王平一些期望。 片刻后,费祎起身拱手道:“祎定不负丞相所托,丞相且等我好消息。” 南郑,大牢。 王平蜷缩在角落里,神情沮丧。 他想不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