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韩德为子报仇心切,不顾箭矢如雨,带着另外三个儿子,举着盾就奋不顾身冲了上来。 从一开始,他就认为缺水数天的蜀军已经失去了战斗力,这波反击不过是将死之前的最后一搏,只要强势镇压下去,蜀军必定会迅速崩溃。 只要冲上第五道营寨,就意味着蜀军再无险可守,意味着魏军胜利在望。 向前冲的时候,韩德豪情万丈,心里想的是, 功而名利禄在召唤他! 扬名立万就在今天! 然而,刚冲出去十来步,轻便的木盾牌便被射满了铁箭,重愈千斤,难以握举。 “噗通”一声,木盾落地,韩德的身体刚一露出,便立即被漫天箭雨包围,脸颊上插满了箭支,仰天倒下。 紧接着,在蜀军连弩的猛烈打击下,魏军的进攻势头再次受挫。本来魏军就是仰攻,在居高临下的蜀军弩兵面前无所遁形,被漫天箭雨逼得寸步难进,现在主将身亡,更是无心恋战,仓皇撤退。 司马懿站在战场之外,亲眼目睹魏军又一波攻击被打退,脸上平静如水,看不出心里作何感想。 司马昭意识到之前自己的判断出现了严重失误,蜀军远没到达到崩溃的地步,魏军此时发动总攻就是在送人头。 于是面露惭色对司马懿拱手道:“父亲,撤兵吧。” 司马懿摇了摇头,他的看法与儿子恰恰相反,从蜀军这波攻势里,他看到了魏军转败为胜的曙光。 司马懿深深吸了一口气,冷静的分析完局势,大手一挥:“传我将令,全军出击!” 闻言,众将领均大为不解,不过还是拱手听令,领兵而去。 司马昭讶然问道:“父亲,之前蜀军势弱,我军势强,您却不赞成发兵来攻;如今蜀军势强,我军势弱,您却要发起攻击,这是为何?” 司马懿望着更多魏军向五丈原冲去,冷笑着说:“蜀军势弱乃是假象,只为引诱我军出击,试图以连弩聚而歼之。” “我军若不击,则此连弩始终是威胁。出于这个考量,为父才令两万大军发起攻击,吸引蜀军放箭,消耗其连弩。等到蜀軍弩箭用完之時,其守備力量也就变得非常空虚。这时我令大军出击、攻上五丈原就会变得易如反掌。” “此刻蜀军势强,皆赖连弩之力,但此连弩所用之铁箭,蜀军阵中必然不多。不出所料的话,此刻蜀军连弩已如摆设,我军可以大摇大摆地登上五丈原。” 司马昭恍然大悟,连声赞道:“父亲高见,孩儿佩服,但不知我军今日能否攻下五丈原?” 司马懿沉吟片刻,摇了摇头:“马谡此人,不可以常理度之。” “此战,未知鹿死谁手。” 司马昭点点头,这两年跟着父亲驻守边疆,时常打打杀杀,他的军事能力增长极快。 总之,与马谡相比,父亲无论是在战略、战术方面都没有更高明,但父亲的优势依然巨大。只要稳健的打下去,不犯致命失误,马谡的失败也就不可避免。 区区一偏军之将,焉能斗得过一国之帅? 但优势归优势,短短数月之间,凉州陇右接连丧失,还是大大出乎了司马昭的预料,甚至就连父亲司马懿,一开始也没有料到。 不过,虽然马谡在关中之战中屡屡取胜,但并未能以雷霆万钧之势,荡平关中,帮助蜀国實现"全据雍凉、重现高祖霸业之基”的战略目标,这给魏国留下了翻盘的机会。 也许,今天这一战。 就是魏国全面反攻的开始。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