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二章 嗜血之瞳(上)-《夜不语诡异档案》


    第(2/3)页

    “那备用电源也破坏掉。”周荣很是想当然。

    “备用电源的电池都在三楼,能悄然去还用管监控个屁。”我对他的愚蠢嗤之以鼻“算了,跟我来,我有办法。”

    “怎么可能!”他大惊小怪道“连我这样的专业人士都没办法可想了,你这种没有经过训练的非专业人士怎么可能有办法。”

    “说你是白痴,你还真是了。”我叹了口气,实在对他的智商充满了怀疑“稍微多看点侦探的人都知道一个常识,监控这种东西是很难做到全覆盖的,总会有些漏洞。我下午观察了很久,大概摸索到了一些死角的位置。”

    说完也懒得再解释太多,率先走了进去。

    周荣没太好的办法,见我自信满满的模样,也跟着进去了。

    每个人都有忌讳的词语,如果有人说自己没有,根本不用理会,他绝对是在吹牛。有的人怕‘死’这个字,觉得它会为自己召来死亡。有的人怕‘下滑’这个词,害怕它让自己的事业和运气滑下去。零零总总,不一而表。

    其实每个人的忌讳都代表着他们内心最深处的恐惧,无神论者也好,有神论者也罢,这种恐惧都是随着自己的人生经历以及成长慢慢根深蒂固的。

    我也有忌讳,不过我绝不会白痴的告诉别人。

    我是夜不语,你手里正捧着的这本书的作者,一个倒霉的老是会遇到离古怪事件的人。这个故事的开端其实颇有一些老套,那时候我好不容易才将自己的守护女丢给老男人杨俊飞培养,让她适应加拿大的环境以及这个时代的一些基本常识。

    而自己迫不及待的逃回了德国,继续帮自己的导师研究手的项目。前几本书曾经提到过,我高毕业后到德国基尔大学读自然科学系,大二时又选择了非常冷门的民俗课。其实不知道是不是一种悲哀,国的民俗学在不断的衰退消亡,关于民俗的大量数据以及研究反而国外做的较多。在民俗课的导师办公室里,我找到了许多国内早已绝迹的国民俗研究书籍。

    再来说说我的民俗学导师吧,这是个秃顶的小老头,做事情有着德国人的刻板和一丝不苟。这小老头五十六岁左右,是个研究狂。我一度认为他患有严重的时间强迫症。因为这个导师对时间有一种病态的控制欲望。他随身会带着一个小本子,边记载着一天所有事情的时刻表。他将每天二十四小时划分到秒的计数单位,在前一天规定了第二天将要做的所有事情。例如什么时候吃饭,吃多少分钟多少秒。课时间多少秒,睡觉多少秒,和同事在什么时候交流、交流多少秒。等等,都是规划好的,他从来都按照自己的时刻表运转,整个人如同一台精密的仪器。

    我当他助手的时候,开始还不太习惯。毕竟精确到秒的时间单位实在太令人难以接受了,不过为了年底的学分,我好不容易才将脑袋里的生物钟调节到与他同步的位置。这个小老头尤其对我尊重他时间规划的方式很是满意,说我是他这辈子以来最棒的助手。

    老天,据我所知,他这一辈子助手加起来不超过十个,干的最长的也不超过半个月。每天一丝不苟的遵循着别人的生物钟,谁又能受得了?

    嗦了这么久,其实是有用意的。这个故事的起因,正是在导师的身。今天我一进门的时候看到了令人恐怖的一幕。小老头正忧郁的坐在研究室的桌子长吁短叹,一点都没有进入工作状态的模样。

    我记得他昨天规划的时间表应该清楚明白的写着,现在的时间段是研究澳大利亚亚艾尔斯化,可小老头明显心事重重。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他打破了自己的时刻表,甚至在工作时间发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