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官家您莫要激动,事情.......” “朕不激动,你们快说,到底怎么了?” 眼看刘禅的情绪已经接近要崩溃,两人也不敢再多说废话。 俩人再次对视一眼之后,便由赵鼎先开口说道: “官家,这些白衣大食的番商,他们贩卖的主要是珠宝、香料以及一些水果。 然后,再从我们在宋买入丝绸、瓷器以及铁锅等物品返回他们白衣大食。 由于往来频繁,他们每年向我们大宋缴纳的税赋,几乎都在八十万贯到一百万贯之间。” 赵鼎的话说到这里,高软软马上补充道: “官家,他们每年与我们大宋的贸易额,几乎都在千万贯之数.......” 她的话刚说到这里,刘禅便直接打断了她。 “朕不关心他的贸易,朕只关心,他们到底有什么问题。” 听见这问题之后,赵鼎赶紧接过话回道: “官家,他们的贸易的种类之中,每年都有少量的硝石。” 听见这两个字,刘禅瞬间瞪大了眼睛。 “你说什么? 硝石? 造火药的硝石?” “没错!” “他们是卖往我们大宋,还是从我们这里买?” “回官家,是卖往我们大宋。” “嗯? 他们卖给我们? 我们自己不是就有硝石矿吗? 他们万里迢迢的带过来,不是赔死了?” 刘禅这话问出来之后,高软软马上接过话头解释道: “官家,他们的硝石与其说是卖给我们,还不如说是自用。 用硝石来制冰,在咱们大宋早就不是什么稀罕事了。 连街上卖冰粉的摊贩,也会用硝石制冰来给冰粉降温。 这些番商从咱们大宋学会了这个技术之后,每次行商之时,便会携带大量的硝石。 其中很大的一部分,都被他们用来制冰给他们自己解暑以及给水果保鲜。 等到了大宋之后,如果还有剩余,再卖给我们。 因此,他们贸易的硝石数量并不大,每年加起来也不超过万斤。 正是因为如此,臣妾才一起没有注意这个。” 高软软这话说完之后,赵鼎也马上接道: “官家明鉴,确实是因为他们贸易硝石的数量实在太少。 所以,臣才一直没有注意。” 俩人这一番解释,刘禅总算是听懂了是怎么回事儿。 但是,正是因为听懂了,所以他的疑惑才更多了。 “那你俩为什么又说他们有问题?”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