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刘禅提起刘邦之时,神情恭敬的仿若面对神明。 但大殿里的一干大臣们,却是一下子傻眼儿了。 大汉高祖皇帝? 史上第一个魅魔? 官家您是不是选错了偶像? 咱大宋的皇帝,不是那一挂的呀! 不过,您要真的打算向那位学习的话....... 只要活干好,钱给够,权给够,名给够....... 不对,等等,元帅现在是不是就是这么个情况? 卧槽!!! 如此说来,绍兴十一年之后,官家好像真就是这么干的啊。 淦! 原来从那时候开始,官家就偷偷换了偶像? 人家岳飞早早看透了官家的变化,所以人家现在是汴京王,天下兵马大元帅。 而我们还在按着以前的思路,安排什么干什么,不安排绝对不干。 甚至,干的时候还要想方设法贪那么亿点点。 这思路有错吗? 在大宋的体制下,当然没错。 因为大宋的言官,就特么跟狗一样,职业就是咬人。 为了不被咬,很多时候宁肯什么都不做。 因为只要不做,就不会错。 比如兴修水利这事儿,如果一个地方官年年把大量的钱用来兴修水利,他会升官吗? 朝中无人的话,大部分时候不会升。 为什么呢? 因为他把水利设施修好了,洪水真来的时候,当地一般屁事儿没有。 这样一来,百姓自然是安全了,也会对这地方官交口称赞。 但是,在大宋的官员考核体系之中,这个官员的成绩却并不会很好。 为什么? 因为你无功啊! 别人的大灾之年,在你这儿却因为优质的水利设施,而变成了一个普普通通的年份。 你都这么普通了,我怎么给你记功? 与之相对的,一个地方官平时压根儿不去关注水利设施的修建,但真来了洪水的时候,他能躬身一线,甚至再受点儿伤什么的。 这样的官员会得个什么评价?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