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呃......这倒也是。 耶律夷列一直在国内推行仁政,兴修水利,减免赋税,而且还大兴贸易。 最近这些年,他们国力增长挺快的。 从这些方面来看,他确实有明君之相。” “那就对了! 他既然有明君之相,那他就一定不会放过让辽国再次强大的机会。” “机会?” “对! 你刚才说他在推行仁政、兴修水利、减免赋税、大兴贸易,其实还露了一项。” “哪一项?” “勤修武备! 这几年时间,辽国的常备军已经从十万扩充到了近二十万。 咱们忙着发展的同时,耶律夷列也一点儿没闲着。 前几年花剌子模与撒马尔罕的冲突,耶律夷列在收到撒马尔罕的救助之后,仅仅派出一万精兵,便在一个月之内解决了双方的冲突。 这等快速反应以及兵力快速投送能力,咱们大宋在没有铁路之前,其实也是比不过的。 面耶律夷列也因这件事情,在他们国内,尤其是他的各个诸侯国之间,威望再次大幅度的上涨。 毫不夸张的说,现在的辽国,国力已经达到了耶律大石西迁以来的最强。” 说到这里,岳飞突然看向了两人。 “值此辽国国力最强的时候,本帅仅仅带着五六万人马出现在他们的边境地带。 你们猜一猜,他会不会试着赌一把?” 岳飞这个问题问出来之后,俩人顿时大惊。 “元帅不可!” “师傅不可!” 两人异口同声的阻止之后,岳飞马上笑问道: “为何不可?” “整个大宋的安危皆系于元帅您一人之身,您岂可为了一个辽国以身为饵?” “你俩怕了辽国的二十万大军?” 听到岳飞的反问,俩人立即再次异口同声的回道: “当然不怕! 虽然眼下我们只有五六万人马,但我们两人这些年在草原上收编的骑兵已经超过了三万。 甚至,这三万骑兵还是我们一直坚持精兵路线,才刻意保持在了这个数量。 如果我们放开扩军的话,随时可以再扩充五万人马。 最重要的是,我们的铁路已经修到了西夏边境。 而且,我们在这汪吉河畔的城池已经建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