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因为,这是在与人性对抗。 别说他秦桧对抗不了这种人性,就连岳飞,他也不相信能够对抗。 岳飞会放任自己的家族在他之后,迅速陷入衰落吗? 不管别人信不信,反正他不信。 既然如此,那又去折腾一场必然失败的改革呢? 想到这里,他决定不再拐弯抹角了,直接开口说道: “官家,刚才沈大人说的话,其实也有一定的道理。 尤其是江浙淮地区学子如云,而且这些地区的学子水平综合来看也是全国最高的。 本来他们之中的很多人都很有希望能为国效力的,但如果按区域录取的话,他们之中的很多人可能就要因些而流落民间。 这不仅仅是朝廷的损失,也是对他们的不公平。 因此,臣请官家三思。” 秦桧的话说完了之后,便认真的向着刘禅做了个揖。 看着眼前脸色认真的秦桧,刘禅一下子笑了。 “秦副相以为,朕的改革对他们不公平?” 看到刘禅的笑脸,秦桧愣了一下之后才说道: “官家,臣是认为对那些有真才实学的人不公平。” 秦桧的话说完了之后,刘禅并没反驳,而是看着他说道: “秦副相刚才说到了真才实学,那朕倒是有个问题想问你一下。” 刘禅这么一说,秦桧本能的就警惕了起来。 “官家您请讲。” “朕前段时间听说了一个学子叫季明礼,在他小的时候,家里只有几亩薄田。 全家劳作一年,甚至吃不上几顿饱饭。 所以,那个时候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天天吃上饱饭。 后来朝廷收复了安南之后,他家便举家迁到了安南。 到了安南,朝廷分了地,经过几年开垦之后,他家很快就吃上了饱饭。 甚至,家里也有了余财。 有了余财之后,他才进了私塾。 但因为开蒙太晚,纵然他日日头悬梁锥刺骨,但也只能勉强通过乡试而已。 再往上的考试,他则是连考连败。” 说到这里,他认真的看向了秦桧。 “秦副相你来告诉朕,像季明礼这样的人,算不算是有真才实学的人?”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