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啊? 不知臣哪里错了,还请陛下指正。” “他们这么做,确实是无限放大了内部的风险。 但是,他们放大了内部风险的同时,也在外部竖起了一道最坚固的防线。 这就给了他们充足的时间,来慢慢解决这个内部问题。 只要他们的皇帝不是太过糊涂,一点一点的认真去解决,总不至于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 因此,他们这个办法总体上来说,还是利大于弊的。” 李仁孝的肯定,让李察哥一时间心头火热。 “陛下,既然您认为这个办法好,那我们是不是可以......效仿?” 看着神情火热的李察哥,李仁孝却是摇了摇头。 “朕也想要效仿,但是我们......效仿不来啊。” “啊? 为什么?” “因为宋国有的,我们都没有。” “什么? 都没有? 这怎么可能?” “想要效仿宋国,第一是需要足够多的学校。 想要为整个皇室建立起正统性,不是靠嘴说说就行的。 这需要有足够多的学校,一代一代的告诉每一个孩子,让他们从心里相信才可以。 可是,我们有那么多的学校吗?” 看到李察哥沮丧的摇头,李仁孝又接着说道: “想要像宋国那样,需要的第二个条件,就是国家足够大,国力足够强。 国家不大,国力不强的话,宗室根本没有足够的力量开枝散叶。 宗定成员达不到一定的规模,根本就达不到分散分队的作用。 甚至,还会因为耗用了太多的国帑,而成为众矢之的。” 看到李察哥因为自己的话而变得更加的郁闷,李仁孝又接着说道: “我们之所以不能效仿宋国,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 “什么原因?” “我们需要先解决生死存亡的问题。” 李仁孝这一话,一下子把李仁孝给拉到了现实。 “陛下,既然如此,那我们还是继续讨论出兵燕京的问题吧。” “嗯! 晋王刚才说宋国将金国人分成了三类,那剩下的两类是什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