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6章 李如兰!-《不写出师表,你北什么伐呀!》


    第(2/3)页

    至于未来到底会怎么样,咱们便不必操心了。

    要不,我们继续品诗?”

    见李清照完全不接招,不少人心里都是一沉。

    这可怎么办呢?

    完全没拿到一点儿好处,总不能就这么空口白牙的去和当家的说吧?

    那肯定会被训斥一顿。

    可要是不说的话,这位今天明显是带着上面的意图过来吹风的,真不管不顾的话,将来会不会出事儿?

    就在她们内心纠结之时,忽然有一人出声说道:

    “好啊好啊,我们继续品诗吧。

    姐姐您知道我最喜欢您刚才那首声声慢里面的哪一句吗?”

    听到这个声音,众人不由的回过了头。

    然后,就看到一个身着红色窄衫襦裙,头梳结鬟式,金钗珠宝点缀其间,尽显华丽高贵的女子。

    看清了说话的女子之时,不少人脸上都露出了不屑又无奈的表情。

    这女子姓李,名如兰。

    原本她只是个都头的女儿而已。

    临安城,都头的女儿,这俩放在一起,是个人都能听出来这家境不怎么地。

    按正常发展,这女子能给官老爷们作个妾都不算是高攀了。

    但是,这李如兰最近却成了临安城里的风云人物。

    为什么呢?

    那些高官子弟派去的媒婆,硬生生的把人家家里的门槛儿给踩破了。

    为啥一个都头的女儿,能让这些高官家的子弟这么上头呢?

    没办法,这位能搞钱啊。

    自高软软和刘禅俩人开设皇家商行之时,便一直在有意识的推动女子走出家庭,进入工坊。

    推进的过程虽然一直磕磕绊绊,但也一直不乏敢于吃螃蟹的人。

    李如兰就属于临安城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高软软和刘禅的皇家商行开业那一年,她才十六岁。

    本就是天真烂漫的年纪,听说了高软软的事迹之后,心里便产生了效仿的想法。

    再加上从小训练出来的一手绣活更是冠绝好几条街。

    因此,她便在家里找了三个心灵手巧的丫鬟,跟她一起做刺绣拿出去卖。

    后来,三个丫鬟便不够用了,她便开始在邻里之间招绣娘。

    慢慢儿的,邻里之间的绣娘竟然也不够用了,她又开始从更远的地方招。

    再后来,这李如兰也不知道从哪里拉来了投资。

    然后,她的如兰绣庄,几乎是一夜之间开到了大宋的三十多个城市。

    而且,生意是个顶个的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