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竟然居然靠一个耋耄老头打仗,后继无人啊。 这绝对是气数将尽的征兆。 …… 瓦剌军大本营。 井源率先冲了进来,有几个瓦剌兵跑过来想阻拦,被他挥刀砍死。 到处都是瓦剌人的帐篷。 帐篷是厚土布做的,表面有些潮湿。 井源俯身,从米袋子里取出一颗废旧锂电池,在自己的砍刀上使劲地敲。 哐!哐!哐! 几秒钟后,旧电池冒出浓烟,井源咧嘴笑了,手腕一甩,将旧电池扔到一顶帐篷上。 哗!电池喷出一股火苗,迅速燃烧起来。 很快引燃了这顶帐篷帐篷。 又带动里面的被褥杂物熊熊燃烧起来。 跟在井源后面的士兵们有样学样,纷纷将手中冒烟的锂电池扔到四周的帐篷上。 火光在瓦剌人的营地里升起,借着风势向四周扩散。 “兄弟们,干的好,继续点火,把你们袋子里的旧电池全部都用出去!” 井源乐呵呵地下令。 可别说,这玩意比以往的火攻材料强多了。 谁都知道用火烧对方的营地是效率最高的作战方式,但真正落实到行动,其实很难。 因为火攻需要把大量火种和起燃材料送到敌方阵营。 火种必须是火把,火折不行,而且要很多根火把同时点才行。 如果没有大量起燃材料,直接用火折烧敌军的帐篷,一阵狂风吹来,小火苗根本不用对方扑,自己都会灭。 但问题是,你如何能做到把这么多起燃材料运到对方营地而不被斥候发现呢? 这就是火攻最大的难点! 井源读过很多兵书,知道每一次火攻其实都是精心策划加运气的结果,都很不容易成功。 就拿赤壁之战来说吧。 年事已高的黄盖为什么要承受皮肉之苦被周瑜打? 就是因为在正常情况下,他没法把大量起燃材料运过江而不被曹操水军发现,必须得用诈降这个幌子来运送火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