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我们现在迫切需要超算算力,属于我们自己的算力。” 太湖之光A+短期内先不考虑,骆一航抛出了自己的目的。 “具体要求呢?”郎智贤问道。 “具体的就是提供给育种4.0使用,主要用途大数据模拟,算力要够用,而且得快。”骆一航将自己的需求说了出来。 不是很细节,毕竟骆一航也不专业嘛。 好在郎智贤专业,清音农业作为全国各个超算中心的“流窜”客户,用超算做什么他大致都了解。 稍微沉吟了一下,郎智贤给骆一航一个方案。 “您需要一台中端专业型超算,并不是太湖之光那种通用型超算。而是根据您的需求,进行特定领域优化。” “可以采用标准化集群架构,这样硬件采购和维护成本较低,部署时间也比较快。” 专业型的,只干一件事,用不着的全舍弃。 标准架构,不用再从头设计,现有的模块修修改改。 速度快还省钱。 “造价大概多少,时间呢?”骆一航追问道。 “造价的话,看您的需求,每秒一亿亿次运算,造价大概一到两个亿。时间三到六个月。”郎智贤回答道,然后又补充了一句,“具体的因为我不是销售,我也不太清楚,跟您说的就是个大概。” 挺谨慎的嘛,小伙。 “一到两个亿啊……”骆一航一边嘀咕着,一边瞟着郎智贤。 心说这家伙别是有啥读心术吧,正卡着自己手里的钱来的。 至于一亿亿次运算,差不多够了。 以文英他们租借的最多的天河二号为例,天河二号每秒五亿亿次,相当于两成算力呢。 平时根本租不到那么多。 1%、2%就到头了。 还得跟其他超算做配合搞分流。 麻烦的很。 有一台自己的超算确实方便。 也真是需要。 一亿亿次的中端专用型,现在也够用了, 先用着,缓两年。 等文英那边有需要了再搞个大的。 骆一航一咬牙,还没跺脚呢。 郎智贤又开口了,好像是见骆一航表情怪异,还挺长时间没说话。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