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从老石板路走到新修的村路上,再一拐弯就是一片大宅。 同样的白墙青瓦,一排八间大瓦房,没建围墙,就用竹子扎了一圈篱笆围起来一片院落。 门前还有一个小池塘,池塘边一棵歪脖大柳树,柳条垂入水面,点着一圈圈涟漪。 树下卧着一头老黄牛,慢悠悠嚼着青草。 推开篱笆门。 一位大婶牵着一个小孩子迎了出来。 小娃娃虎头虎脑的,穿着一件花袄子,戴着虎头帽,脚底下一双虎头鞋,棉裤还是开档的,走路还走不稳晃晃悠悠。 看着也就两岁,顶多三岁。 见到老爷子就笑。 老老头摘下筐子,显摆道:“坡上野菜都出来咯。” 罗少安把自己的筐子也摘下来,同时接过野菜筐子,一样显摆道:“还有笋子,春笋特别嫩。” 大婶乐呵呵夸赞道:“嫩着嘞,浇些醋蒜拌着吃最好,尝春味。” 然后转头对俩老头说,“爷,二爷,您俩多余担心,太爷腿脚利索着呢,又有娃子跟着,摔不了。” 老老头连连点头,“你们两个啊,老糊涂了,脑子就是没有重孙媳妇清场。” 清场就是清楚的意思。 俩儿子也没辙,沉默着不说话。 八十七了,还要被爸爸骂……多么的幸福。 但是,重孙媳妇??? 罗少安本来还想叫奶奶的,这下子不敢叫了,辈分有点乱。 正琢磨的时候,老老头又整幺蛾子了。 他蹲下扒开小娃娃的棉裤,揪了一下小揪揪,嘴里还乐呢,“抓个牛牛~~” 小娃娃哇就哭了。 大婶这个无奈啊,赶紧把小娃娃抱起来哄,还冲着老老头又叹气又摇头。 老老头尴尬的笑笑,默默站起来…… 第(3/3)页